热搜词:

“黄金航道”通江达海 物流枢纽助力降本增效丨聚焦“四高四争先”·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

物流业连接着生产和消费,涉及领域广、带动作用强。河南通过提速提质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加强产业集聚,支持实体经济加快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

一大早,周口中心港码头已经是一片忙碌景象。南来北往的重型卡车来回穿梭,在起重设备的配合下,煤炭、化工原料、农产品等大宗货物的装卸和流转有条不紊。

船长 易宣兵:我们的船是从安徽阜阳过来的,主要开到周口装煤炭,现在装的吨位大概2000吨左右。周口港建设以来水路运输方便,我们的货源更充足了一点。

集装箱车司机 贾东方:运的是化工原料,大概就是26吨多一点。来到这里吊车师傅立马给你落箱了,提箱子立马给你提了,这挺好的。

周口港坐拥沙颍河“黄金航道”,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淮河流域规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内河港口,也是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按照公路、铁路、水路运输成本比5:2:1算,周口港在物流成本和服务方面的优势明显,成了众多临港产业集聚的首选地。

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储运经理 李士锋:后面正在装的是玉米,我们从张家港过来的玉米,然后再往后面泊位是卸的小麦。

2024年5月投入使用的益海嘉里周口公司码头,和周口中心港相隔不到两公里,通过内河从江苏连云港运到这里的大豆,吨成本比铁路少30元。周口公司如果每年加工100万吨大豆,其中80%走水路,光物流成本一年就能节约2400万元。

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储运经理 李士锋:不单是物流成本的受益,它也增加了企业物流的便利性。从整个企业加工链条上来讲,有助于我们企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物美价廉的产品。

2024年,周口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205万吨、增长27.5%,占全省的87.5%;集装箱达到16.3万标箱、增长56%。货物集散范围覆盖河南、山西、陕西、宁夏、河北等省份,辐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今年2月,周口市成功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周口中心港码头运营管理办公室主任 段传奇:我们通过未来跟郑州国际陆港去对接,形成一个东中西贯通、公铁水联运的一个大格局。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扩越大,我们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广,为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作出我们周口港应有的贡献。

今年,《河南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河南将提速提质建设国家物流枢纽,通过调整运输结构,强化枢纽功能,发展多式联运,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助力我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发展办公室四级调研员 刘旭:下一步我们将支持纳入国家建设名单的物流枢纽提升服务能级,积极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