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反击后美国经济崩盘?特朗普军师挑明终极目的,未来还有3张牌

中美这波“关税白刃战”已经到了刀刀见血、招招搏命的地步。美国经济已经开始出现“摇摇欲坠”极为不稳的情况,稍有不慎美经济或将“崩盘”。

面对如此局面,特朗普最赖以信任的军师纳瓦罗,终于站出来了。

不仅挑明了他的“最终目的”, 还告诉大家:美国还没输了,他们还有三张底牌!

只不过,特朗普的脸色并没有变得好看起来。

因为,中国下手之狠,招招奔着美国的“七寸要害”而来。

美国藏匿起来的3张底牌到底是什么?中国的反击为何让美国也感到棘手,有种难以招架之感?

美经济“扛不住”了?

4月7日,美债市场出现了极为“热闹的场景”,因为不少投资者突然听到“风声”,说是中方或在今后一步步地全面抛空手里的美债。

从10年期再到30年期的美债,开始出现争抢“抛售”的小高潮,导致10年期美债收益率竟在当下诡谲、多变的美金融市场出现了不降反升的一幕。

这意味着特朗普在面对即将到期的9.2万亿美元时,不仅要付出更高的利息,而且不得不考虑继续“借新债、还旧债”。

他想要通过关税来缩减美国债务的打算,恐怕也要落空了。

对此,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此前还自信满满地表示,额外关税带来的收益有益于缩减美国当下所面临的债务困境。

但如今他的话锋开始变了,他表示美国还是得提高债务上限,从而解决未来两年不得不面对的债务困扰。

这一刻,中方的强硬,以及大概率抛售美债所带来的“情绪外溢”,正在让美国头疼不已。

如果中方月月抛美债,恐怕美国经济的“身子骨”是真的吃不消。

对于我们而言,只需要继续让外界相信,中国会“抛售美债”,抛多少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会经常抛、有事没事的抛、而且一直在抛。

这就够让特朗普政府在债务上“喝一壶”,就算喝不醉,也能让他们感到“难受”。

然而,这还不是“最狠的”。

中方如你所愿地“晾着你”。

特朗普不是“霸气外泄”,扬言中方若不能率先撤销对美国的关税,就别想与美国和谈吗?

好极了!中方“如你所愿”。

世贸组织在4月10日的官网上,发布了一份“会议声明”。

该组织总干事在声明中提到,中美之间这种“你一刀,我一刀的互捅”,会导致中美贸易总量直接“斩到脚脖子”,预计只剩下20%,甚至可能都不到20%。

按照去年双方的贸易规模,咱们姑且以20%计算。

结果就是去年有5246.56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满足了美国企业、民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按照如今这种“互殴”架势估算,今年流入美国的中国商品很可能不足1050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市场突然“空出”了近4197亿美元的商品以及原材料的缺口。

更重要的是这么大的“缺口”并不完全是商品,里边还包含着大量的有关美国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

换句话说,因为对华关税带来的4197亿美元的“贸易缺口”,撬动的不仅是美国市场上商品的短缺,更会撬动生产资料的短缺,而生产资料缺钱将直接影响产能,从而进一步造成美国市场商品短缺、物价节节攀升。

当物价攀升之后,又会带动美国通胀率“一飞冲天”。

届时,美国经济只会发出痛苦的呻吟,而特朗普凭借强抢关税带来的那些“甜头”,根本就弥补不了自身的损失,而且还会动摇特朗普以及共和党的选民根基,让更多美国人、美国的选民对特朗普以及共和党感到不满。

为什么不满?

因为物价涨得太高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让中国廉价的商品。

这就又回到了“老问题”上,美国得把关税降下来,中国商品才能回归。

如今的情况却是特朗普尴尬的发现,自己将狠话说得太满了,那句“不撤销关税就不谈判”直接把美国架到了“火上烤”。

结果,中方竟然摆出了一副:“随你便,我们奉陪到底”。

这反而给特朗普整得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圆场了”。

如今,摆在特朗普面前的困境是美国国内现存的中国商品“库存”恐怕坚持不了几个月。到时候,如此庞大的商品与生产原材料“缺口”,他又该如何填补?

看明白了这一点,也就理解特朗普为何要延期90天,才会恢复对除了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加征额外关税。

不是特朗普为了拉拢他们,更不是特朗普“良知被唤醒”,而是美国在缺少了中国商品与生产资料、原材料之后,没办法再去拒绝其他国家产品与原材料进入美国。

所以,这招“晾着你”够狠吧?

但若论玩谋略,这才哪到哪?

于是,中国又出第三招“我挡枪,你们受益”,不求快胜,只求“拖死你”。

中方敢于“往死里”加税

4月10日,美国把关税提高到145%,一副:“我疼死你,你服不服,服不服,快说服不服”。

4月12日,中方的一招反击对美关税125%。

低你20%是我们的态度,但这个情况下,双方贸易进“摆停了”所以数字不重要,态度到位就行了。

按理说,84%的关税足以拦下美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为何还要多此一举,把关税提高到125%?

这是以“加税”的方式告诉其他国家,这场“关税搏命”,中方会挡在所有国家面前,扛住来自美国的极限施压。

所以,“你们谈判的时候,不用对美国过分的卑躬屈膝,更不需要早早的认输、妥协,而是完全可以一边谈判,一边拖延,坐等美国自己扛不住、松口为止。”

更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元首会在4月14日、15日访问越南,随后紧跟着会访问马来西亚、柬埔寨,这是在稳住越南等国,从而稳住东盟。

同时,欧盟与中国围绕电动汽车价格展开了谈判,而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夫在4月10日、11日访华,推动中欧关系的改善。

套用游戏里的经典台词:“稳住!我们能赢!”

同时,4月11日,据 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称,中国对稀土金属的“出口卡脖子”,直接影响到了美国最新型号F-47战机的生产。

这一刻,被特朗普夸成“一朵花”,与F-22战机相比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F-47战机实验版本想要实现量产,短期内怕是做不到了。

那么,美国藏起来的“后手”,那三张底牌又是什么呢?

美国用来掀桌子的“3张底牌”

第一张底牌,美国扬言要将所有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摘牌”。

4月11日,一名叫做查尔斯·加斯帕里诺的福克斯记者突然爆料称,他从知情人那里得到消息,特朗普政府很可能采取一种更极端的方式,向中国施压,那就是将中国公司从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

此前,美国财长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第二张底牌,也是作为特朗普“军师”纳瓦罗亲自主导这场“关税战”的真正用意之一,那便是以“关税”逼迫其他国家对华“出手”。

4月11日,据路透社通过知情人士和美国政府内部草案爆料称,越南已经承诺美国,不仅会加强中国商品的进出口管控,而且还会收紧贸易政策。

同样还是4月11日,据《澳大利亚人报》爆料称,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承诺美国,他们会想办法从中企岚桥集团手中,将达尔文港收回。

第三张底牌,针对包括人民币汇率在内的“金融制裁”。

更直白一点讲,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揽子”货币当中,唯有人民币不是“西方阵营”货币。

所以,未来不排除发动更猛烈的“金融战”,对人民币汇率、股市、债券等进行“围剿”。

然而,这一切幕后推手,正是纳瓦罗。

他不仅一手促成了7年前的中美贸易战,而且他还是这场“关税之战”的主导者。

至于为何要这样,因为他想要“终止全球化”,并压服中国这个“挑战者”,从而重塑一个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新生态系统”,这就是他的最终目的,并在特朗普这里得到了赏识。

所以,“关税之战”或许仅仅是开始,而中国也早就认清这一点。正因为如此,我们更明白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争”,唯有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