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飞人”尽显“完赛即胜利”
本报讯(记者曹政)昨天,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百米飞人大战”正式上演——23组、90位机器人选手接连站上起跑线,决战100米。这是本次运动会上参赛选手最多、竞争最激烈的项目。这些赛队中既有选手突破自我、创造纪录,也有选手跌倒但依然坚持跑完全程,上演“完赛即胜利”。
相比前一天的1500米和400米,100米项目的难度较低,对机器人硬件承受力要求不算太高。所以,很多团队都选择了100米项目,尤其是刚刚接触机器人的大学生。
“完赛即胜利!”北石化信息五队的工程师是大二学生,一直在学校的机器人社团里跟机器人打交道,参赛前团队专门对机器人的参数进行了调整,速度有所提升。
虽然是高校队伍,但南方科技大学的南科-别学我跳舞队在百米预赛中使用宇树科技“G1”机器人跑出了23.71秒的好成绩,这一成绩甚至超越了不少企业团队。
现场很多赛队都使用了同款机器人,为什么该赛队可以一骑绝尘?这支赛队来自南科大自动化与智能制造学院主动智能系统实验室。“跑步项目中只参加短跑,因为我们更想把速度提上来。”该赛队工程师翁宗标是研究生,为了参赛他和团队筹备了一个月,自研算法为机器人“加持”,使其在短跑中更有爆发力。
短跑对机器人的爆发力是个考验。最终进入决赛的4位机器人“选手”包括两台宇树科技的H1、两台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Ultra。“天工比前一天更稳了!”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工程师介绍,天工在“百米飞人大战”中继续采用全自主模式,不需工程师跟在身后遥控操作。
虽然速度是短跑竞技的关键,但机器人踏上跑道的勇气和态度也很重要。北京联合大学学生组成的有志青年队派出了身高只有80多厘米的机器人,与同一组1.8米高的天工Ultra站在一起,堪称运动场上“最萌身高差”。
很可惜的是,这位可爱的小机器人因故障并未完赛。“跑步项目中,我们只报了100米,它个子矮,不太擅长跑步,主要是来体验一下,但接下来单机舞蹈是它的强项!”该队操控手郭迎新说。
昨天下午,复赛时上演了动人一幕。魔法原子队机器人出发后不久摔倒,之后很快站起来继续奔跑,虽然最后一个冲过终点,但赛场观众依旧为它鼓掌加油。
按照计划,100米决赛将在今天举行。对于踏上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场的机器人来说,相比名次,为比赛努力和技术突破的过程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