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上市后最差“成绩单”,华熙生物遭遇战略调整阵痛
营收同比下滑逾 10%、净利创上市后新低,昔日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688363.SH)大刀阔斧调整业务之际,2024 年业绩遭遇 " 滑铁卢 "。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是华熙生物的核心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与战略调整影响,2024 年该项业务在上年同期下滑的情形下,进一步下滑三成,使得公司整体收入承压。管理费用增长、董监高薪资骤增、计提资产减值等因素侵蚀了净利润,公司去年销售净利率下降至 3.14%,为上市后最低值。
华熙生物表示,去年经营业绩表现不佳,是因为 " 管理变革和战略升级带来了短期的业绩压力 "。但在公司盈利能力下滑的同时,现任董监高 2024 年薪酬却较上年接近翻倍、高层出现 " 大换血 ",这也让不少投资者担忧转型的真实成果。
截至最新收盘日,华熙生物股价报 48 元,较历史最高价回撤约 85%,上周盘中曾创下历史最低价(42.51 元),总市值 231 亿元。
核心业务收入下滑,拖累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2024 年华熙生物实现营业收入 53.7 亿元,同比减少 11.61%,实现归母净利润 1.74 亿元,同比下滑 70.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07 亿元,同比下降 78.13%。营收、净利下滑之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65 亿元,同比下降 19.32%。
这是华熙生物 2019 年上市以后交出的最差 " 成绩单 ":营收首次两位数下滑、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均为上市后新低。对比 2024 年与 2022 年业绩,华熙生物的营收从 63.59 亿元减少至 53.71 亿元,归母净利润从 8.71 亿元下滑至 1.74 亿元,销售净利率从 15.12% 下滑约 12 个百分点至 3.14%。
华熙生物从事医美领域,主营产品有四大板块:原料、医疗终端、皮肤科学创新转化、营养科学创新转化。其中," 营养科学创新转化 " 首次出现在年报中,是华熙生物开拓的新兴业务。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原本叫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目前这两项业务均处于调整改革期。华熙生物表示,战略性的主动调整是去年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2024 年消费品相关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周期波动,以及创新项目布局投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多因素影响,导致短期内经营成本增加,使得归母净利润降幅较大。
具体看各产品条线,尽管 2024 年原料与医疗终端业务仍较为稳健,但收入占比最大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竞争加剧与业务改革,导致华熙生物陷入整体收入负增长的困境。
2024 年公司的原料产品收入 12.36 亿元,同比增长 9.47%,占总营收比重为 23.06%,国内和国际市场原料销售收入均有增长,其中国际市场原料实现收入 6.08 亿元,同比增长 17.65%,美洲、欧洲、东南亚地区收入增速较快。医疗终端产品收入 14.40 亿元,同比增长 32.03%,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26.85%。
报告期内,华熙生物将 " 功能性护肤品 " 业务变更为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 ",主要产品仍为各类护肤品牌,包括 " 润百颜(BIOHYALUX)"" 夸迪(QUADHA)""BM 肌活(Bio-MESO)"" 米蓓尔(MEDREPAIR)" 等。实际上,公司对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阶段性调整启动于 2023 年,部分品牌继续深化定位,一些品牌则重新梳理定位。调整阶段的业绩阵痛期随之而来,2023 年该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18.45% 至 37.57 亿元。去年护肤品业务的营业收入进一步下滑至 25.69 亿元,毛利率同比减少 1.13 个百分点。
另外,第一财经查阅往期年报发现,华熙生物 2024 年年报首次出现关于 " 营养科学创新转化 " 的表述,该业务主要聚焦 " 营养与免疫、营养与代谢、营养与抗衰、营养与情绪 " 四大核心方向,目前处于开拓初期,2024 年实现营收 0.8 亿元,同比增长 41%。
高层 " 大换血 "、董监高薪酬翻倍
华熙生物此次大刀阔斧的变革还体现在高管层 " 大换血 " 上。根据公告,公司原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刘爱华不再担任副总经理职务,系退休返聘合同到期且不再续签;原副总经理徐桂欣、栾依峥不再担任副总经理职务,不再属于高级管理人员序列。同时,聘请汪卉、相茂担任副总经理。
公司称,为调整管理架构、精简管理层级,决定减少非法定要求的副总经理职位数量。截至 2024 年末,华熙生物的副总经理共计 5 人:郭珈均、李亦争、高屹、汪卉、相茂功,上年同期为 7 人。
年报中,华熙生物明确表示 " 公司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 ",而在核心业务收入承压、高层 " 大换血 " 的背景下,现任董监高的工资却出现大幅增长,多名副总经理、董事的年薪较上年翻倍。
2024 年,华熙生物的董监高薪酬合计 4355.02 万元,上年同期为 2543.43 万元。举例看,董事郭学平 2024 年薪酬 343.18 万元,2023 年仅为 94.67 万元;董事、副总经理郭珈均的薪酬由 92.53 万元增长至 622.13 万元,涨幅逾五倍;董事、业务副总裁樊媛的薪资从 86.29 万元增长至 331.41 万元。
实际上,业务变革产生的相关费用增长也是华熙生物去年净利下滑的原因之一。报告期内,公司的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33.77% 或 1.66 亿元,至 6.58 亿元,增幅最大的科目是 " 专业机构服务费 ",由 5603.61 万元增长至 1.13 亿元。
伴随着整体营收减少、渠道推广费下降,华熙生物去年的销售费用则减少 3.78 亿元或 13.31%。不过,销售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大幅增长,由上年同期的 4.72 亿元增长至 5.92 亿元,增幅达 25.42% 或 1.2 亿元。
去年,华熙生物还对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了大额减值准备约 1.89 亿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 / 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金额最高的是库存商品,约 6294 万元。即便计提减值准备,截至 2024 年末,华熙生物的存货账面价值仍处在上市以来最高水平,达 12.47 亿元。
对于 2024 年整体经营情况,华熙生物称,下一步将解决多项关键运营管理问题,战略性主动调整仍在持续,将从流程到组织运营、人才培养、产品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夯实业务基础。
(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