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帮你拍”到“教你拍”, 会是AI相机的正确方向吗

在我们的印象中,智能手机的“AI相机”这一概念,最早差不多出现在骁龙820时代。也就是说,它距今已有差不多10年左右的时间了。

当然,并不是说这是一项“老”技术,因为在过去的这10年里,智能手机的AI影像算法、底层技术原理,已经经过了很多次的彻底换代。比如最早的“AI相机”基本只能对画面进行自动的、不可调节的强烈提亮增艳,刚出现时确实让部分用户感到新奇,觉得“这样挺好看”。

一款2016年老手机所拍下,经过了“AI美化”的花

但时间一长,对于这种“AI相机”的批判、甚至嘲笑就开始多了起来,毕竟它拍出的颜色实在是“太假”。所以到了后来,厂商们对于手机AI相机的研发方向,开始逐渐转向了所谓的“场景优化”,也就是AI先要认出来拍的“是什么”,然后再对不同的画面施加不同的色彩和纹理增强算法。

比如在识别出是食物时,就略微强化对比度,并对焦外施加虚化;识别出是人像,就调用美颜算法;识别出拍的是建筑和天空,就专门增强天空的蓝色调等等。

被摄体的左下角被错误地套用了虚化算法,直接“侵蚀”掉了

然而这样的“AI相机”,其实也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在现实世界里拍照时,对象往往并没有那么“单一”。比如一张风景照片可能前方是花朵、后方有建筑,再远处还有蓝天;又比如在大多数的人像拍摄场景中,被摄对象未必就会距离背景那么“远”。

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AI相机”只识别出了画面的单一主体,只调用了一种算法,就可能会出现画面里的其他部分被套用了错误算法,从而出现奇怪观感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到了前两年,“景深分割”就成了手机AI相机技术的最新成果。这是一种借鉴自高端电视的AI画面识别技术,可以同时识别出画面里的多层次内容,并辨别出它们的远近关系,以及判断其中“谁”是被摄主体、谁是不重要的前景和后景。再加上硬件的进步允许新机同时运行更大、更多的影像算法,因此同时对一幅画面里的所有物体分别处理、套用更精确的增强算法,也就成为了可能。

同一张照片,左图为刚拍摄完的原片、右图为几秒后的AI增强结果

但这还没完。毕竟智能手机的相机在硬件层面相比专业相机,无论在传感器尺寸还是镜头的光学素质上,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直接使用AI大模型“画”出更多的细节,特别是增强超高倍率望远照片的锐度和清晰度,就成为了近年来手机“AI相机”最流行的功能。

非常典型的生成式“AI望远”猜错了字的场景

当然,“AI望远增强”其实槽点也不少。一是AI画图的过程多少带点猜的意味,遇到复杂纹理或细小文字之类的情况,“AI算法”就可能会猜错,从而形成滑稽的效果。二是在目前的手机上,AI增强算法不一定全都运行在手机的端侧。一旦遇到那些严重依赖云端算力的机型,不仅就意味着拍照本身会消耗流量,而且万一没网了,所生成式的增强效果就可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原形毕露”。

但是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仅仅只是“色彩好看”、“虚化明显”或“细节清晰”,并不足以称之为一张好的照片。因为摄影艺术还需要用户有对空间感的正确把握、能准确地找到最合适的构图角度,甚至是为了传达特定的画面氛围,而刻意去强调、扭曲某些色彩风格和光影关系。

再强大的“AI相机”,现阶段也拯救不了“不会拍照”的用户

然而以上这些,对于此前的手机“AI相机”而言,基本上都是无法做到的。说得更简单一点,假如一位毫无摄影技巧的用户,在拍照时胡乱构图、乱加滤镜,那么AI能给“救回来”吗?显然不能,因为这些“AI相机”并不能主动干涉用户拍照的人为操作流程,它们的算法基本都是发生在用户按下快门之后。如此一来,这实际上就会变成一种“屎上雕花”的尴尬情况。

而且即便是对那些有志于锻炼自己拍照技术的朋友来说,现有的手机“AI相机”能帮到Ta们吗?恐怕也很难。因为这些AI实在是太过于“智能”,当厂商们并不愿意告诉用户,他们的AI到底“调整”了图片里的哪些内容时,就算AI最终能产出好看的照片,用户也很难从中意识到Ta们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拍摄技巧。

正因如此,当有爆料显示,谷歌方面或将会把“AI辅助用户提升拍摄技巧”作为Pixel 10系列新机的一个卖点时,确实就令我们感到了眼前一亮。

相关爆料显示,Pixel 10系列机型中的“拍摄技巧AI”将基于Gemini大模型实现,它可以指导用户调整拍摄时的取景角度,告知用户应该如何注意光线情况等。据称,其原理是先用相机“看到”取景器里的景象,然后透过机内预置的“相机教练”模型识别当前的构图、光线角度、被摄对象类型等信息,并最终转化为给用户提供的拍摄步骤指导。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想到过去一些机型(比如三星)上很早就出现的“构图助手”功能。但那更多仅仅只是识别出了画面里最容易对上焦、占画面比例最大的物体中心在哪,实际上并没有涉及到真正的“摄影科学”,而且也缺乏对用户的详细指导。相比之下,谷歌这次带来的新功能,很有可能是智能手机上首次出现真正具备交互能力、旨在“教用户拍好照”的解决方案。

“AI教拍照”对于顶级影像旗舰来说,或许会很有意义

当然,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说,倒也未必所有人都会喜欢这个方案。因为不能否认,还是会有一部分用户就是不想学习,只愿意随便怎么按快门,剩下的一切都交给AI。但对于目前的手机行业来说,当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主张他们的影像旗舰机型“具有专业属性、能够作为生产力设备”时,至少对于这类产品来说,能够真正提升用户的拍照水准,显然会是一个相当有意义的卖点。

打个比方,就好比不是所有的驾驶者都会愿意智能汽车教自己怎么遵守交通规则,但哪个性能车的用户会拒绝一套能让你在赛道里开得更快的AI教练呢?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