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经开区中学苏诚:在教育一线雕琢 “匠心之美”
用汗水浇灌梦想,用奋斗践行担当。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扎根在一线的劳模、工匠和有为青年,正用自己的努力和创新书写着“匠心之城”的奋进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涛 邹慧
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的教室里,总能看到一个身影:中等身材,戴一副黑框眼镜,说话时带着温和的笑容,手里的粉笔在黑板上“唰唰”几下,一幅生动的速写便跃然眼前。他就是苏诚,一名扎根讲台24年的美术教师,也是学生口中“能把枯燥知识点变成漫画故事”的“宝藏老师”。从普通教师到市级教学能手,从班主任到副校长,苏诚的身份在变,但对教育的热爱始终如一。他说:“美术课不仅是教画画,更是让学生学会发现美、创造美,这才是美育的意义。”
“五维课堂”:让美术课变成“快乐星球”
“苏老师的课就像开盲盒,永远猜不到下一分钟有多精彩!”一名学生这样评价苏诚的美术课。
在多数人眼中,美术课不过是“照着课本画几笔”,但苏诚硬是把这门“边缘学科”变成了学生最期待的“快乐星球”。他独创的“五维美术教学法”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比如在讲色彩知识时,他会拿出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像橙子、蓝莓,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在不同光线下丰富多彩的变化,感受色彩的魅力。“美术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让学生用手摸、用眼看、用脑想。”苏诚说。
“枯燥的知识点,他用思维导图像串糖葫芦一样串起来!”面对中考美术考点,苏诚自创“思维导图教学法”,将六册课本中相关的知识点梳理成清晰脉络。
之前总是记不住知识点的学生纷纷评价:“以前背作者名像背天书,现在看着导图,连朝代和代表作都能脱口而出!”
借这套独特的教学方法,苏诚所带班级的美术教学成绩在全区一直名列前茅。他也先后荣获“山东省美术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日照市美术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等诸多荣誉,还被评为“日照名师建设工程人选”“日照市初中美术学科带头人”等。
“班级小群体”: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
除了美术教学,苏诚还担任过多年班主任。在他心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需要关心和爱护。他常说:“当班主任,就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
面对一周只有一节美术课的“尴尬”,他直接把办公桌搬进教室后排。“坐最后一排,才能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他与同事们一起总结提炼出“班级小群体”管理法: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通过积分竞争调动积极性。成绩好的帮落后的,调皮的学生成了“纪律监督员”,就连座位都按小组积分轮换。“再内向的孩子,也能在小组里找到存在感。”苏诚说。
如今,这套管理法已成为学校特色。一名年轻教师感慨:“苏老师用行动告诉我们,没有‘差生’,只有未被发现闪光点的学生。”
“上课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因为对学生的用心付出,苏诚先后荣获“日照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日照市新教育先进个人”“开发区最美教师”等称号。
“漫画人生”:讲台之外的“斜杠教师”
课堂外的苏诚,是同事眼中的“全能达人”:设计校园海报、制作课件、维修电脑……而最让人佩服的,是他坚持30年的漫画创作。
工作间隙,他常掏出速写本画上几笔。目前,苏诚已在报刊、杂志上已发表漫画400多幅,但他最得意的“作品”始终是学生。“我带的孩子里,有人成了设计师,有人开画展,这才是美术教育的价值。”
2024年9月,苏诚去青岛学习一个月。返校那天,他刚踏进教室,学生突然集体鼓掌:“苏老师,我们想死你的漫画课了!”那一刻,他眼眶发热:“当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你种下的种子,正在开花结果。”
24年,从青涩教师到“最美教师”,变的是一届届学生,不变的是那份匠心。“美术中考政策变化后,有人说这门课不重要了,但我不认同。”苏诚抚摸着学生的画作,语气坚定,“美育是人生的底色。我能做的,就是让每个孩子带着发现美的眼睛,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