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在广汉启动
4月26日,第六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启动暨“童乐三星堆”第三届少年儿童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在广汉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文化艺术周以“共建遗址公园 共享遗产价值”——公共关系视角下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期间将精心组织举办20多场次丰富多彩的活动。
仪式在一曲《舞凌云霄》的开场舞中拉开序幕。活动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四川省文物局、德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广汉市人民政府、三星堆遗址管理委员会、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承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和成都市、德阳市、广汉市相关部门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70余名参赛代表及家长,共同见证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广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睿杨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三星堆遗址公园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5周年,本届文化艺术周活动在广汉举办,既是对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近年来建设与发展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广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有力鼓舞。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信心,将遗址保护利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兼顾文物安全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让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写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广汉答卷。
“第六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落地广汉,充分体现了广汉市委、市政府对文物保护利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高度重视和行动魄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副秘书长安磊在致辞中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愿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携手,以此次在广汉、在三星堆的相聚为新的起点,深化考古研究、创新传播方式、培育文化认同,切实做好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的保护利用,让考古研究成果更好惠及民众、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为“童乐三星堆”第三届少年儿童创作大赛的获奖选手颁奖。主办方供图
德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袁媛宣布,第六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正式启动。
仪式上,为“童乐三星堆”第三届少年儿童创作大赛的获奖选手颁奖。“童乐三星堆”少年儿童创作大赛是依托三星堆丰富的文化资源,面向全球3-16岁少年儿童举办,引导青少年从不同角度展示古蜀文明,用智慧和创意讲好三星堆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让瑰丽的中华文明传承下去。自2023年开始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创新性地设置了“童画(绘画)”“童创(科创)”“童说(讲解)”“童游(游记)”“童谣(儿歌)”五大特色赛道,累计征集作品2534件。
本届“童乐三星堆”少年儿童创作大赛于2024年6月启动,共征集1098件参赛作品,评选出112件优秀获奖作品。来自辽宁丹东的许峻熙作为连续三届参赛选手代表,现场表演了以三星堆为主题的原创说唱,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
现场设置的文创产品展示区。主办方供图
值得关注的是,在启动仪式上,成德同城化文化协同发展成果惊艳亮相,来自成都市青羊区、金牛区、青白江区、新都区、金堂县以及德阳各区(市、县)的200余位文艺工作者携12台精品剧目联袂献艺,节目形式涵盖歌曲、舞蹈、小品、相声、情景剧等,将历史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展现区域文化共荣的丰硕成果。
其中,广汉市展演的原创歌伴舞《一醒惊天》,以独特视角,打通时空,艺术化展现了三星堆文化“惊天下”的瞬间和历程。成都市青羊区展演的古典舞《濯濯清莲》,以古典舞的身形与气韵,在舞台上徐徐展开一幅灵动的荷塘月色长卷。青白江区带来的舞蹈《翎戏芙蓉》,以舞戏相结合凸显芙蓉花下的川剧文化魅力。作为金堂县原创作品,《古物新语》通过街舞的形式再现神秘的古蜀文明。来自什邡市的舞剧《让文物说话》,通过捕捉文物原型动作轨迹,运用机械舞与古典身韵,展开跨时空对话。绵竹市的原创歌曲《绵竹年画》,融流行、戏剧和童谣等多种元素为一体,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
本届文化艺术周期间,包括缠丝兔、金丝面,手工红糖、汉州陶艺等10个非遗项目将在广汉市国际会展中心广场进行展示,为观众带来全方位、沉浸式的非遗体验。
此外,将同步举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公共文化特展,邀请12家国内考古遗址公园和8家关联企业,推介文创产品,展示遗址风采,打造智慧化体验空间;开展“古蜀遗韵 文明续脉”三星堆—金沙遗址知识竞赛;举办“一步千年 文明互鉴”文明跑全国系列赛—三星堆文明跑精英邀请赛;发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2025环保微倡议”行动;组织“三星堆—金沙遗址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展现遗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感悟时代变迁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融入百姓生活。(孔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