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宁夏惠农区:瞄准高端市场 做强牛产业

人民网银川4月23日电(李甜甜)4月21日,位于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的宁夏银达恒瑞农牧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场里,四栋标准化牛舍整齐排列,2000多头和牛和安格斯牛正悠闲地嚼着草料,油光水滑的皮毛在阳光下泛着黑缎子般的光泽,壮实的肌肉随着走动显出优美线条。

“我们瞄准高端牛肉市场,引进安格斯肉牛、和牛,其肉质优良、口感鲜美的特点提升了市场竞争力。”银达恒瑞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浩说。这些肉牛养足30个月后,就会成为商品牛,产出的高端“雪花肉”主要销往北上广以及山东等地,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行情看涨,肉牛产业大有可为。黄浩说:“我们现在正在着手建设二期工程,到时候肉牛存栏量能达到3500头左右,年出栏量达到5000头左右,打造惠农区规模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目前,该公司二期工程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建三栋牛舍,添置日粮撒料车等设备,实现机械化作业,提高养殖效率和效益。

近年来,惠农区以稳量、规模发展、增产增效为重点,推动肉牛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不断增加优质肉牛出栏,让肉牛产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强引擎”,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惠农区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布局,加快肉牛产业发展,逐步建设高标准肉牛养殖基地,大力提升肉牛科学化、机械化养殖水平,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惠农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局长查晓磊说。

今年年初,礼和乡礼和村村民胡建锋也瞅准了这个“牛”产业,先后贷款100多万元购买了100头西门塔尔肉牛牛犊进行精养育肥。虽然这一两年受市场大环境影响,肉牛价格有所下滑,但胡建锋一点都不慌,政府通过银行贷款、保险理赔、出栏补贴等优惠政策,降低了农户养殖成本和养殖风险。他说:“只要把牛养好,前景肯定好得很!市场回升的空间也大。”

惠农区持续夯实肉牛产业基础,依托粮改饲、见犊补母等项目,增大人工种草面积,支持养殖大户、家庭牧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养殖机械设备,发展肉牛规模养殖,提升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水平。

同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 订单生产 基地农户”“村集体经济 合作社 农户 订单销售”“养殖基地 精深加工 直播带货”等模式,带动其他农户参与现代化生产经营,让更多人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提高经营收入。

2025年一季度,惠农区肉牛存栏2.19万头,出栏8490头,同比增加46.89%。这数据背后,是惠农区肉牛产业的蓬勃生机,是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更是老百姓们实实在在的“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