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企高管:“中国市场是我们的健身房,你必须努力锻炼”
参考消息网4月30日报道 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4月27日报道,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正处于关税风暴之中。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霍尔格·克莱因解释了为什么他希望更加依赖中国。
记者问:克莱因先生,我们现在在上海车展上,关税有何影响?
霍尔格·克莱因答:关税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采埃孚公司几乎没有从中国向美国运送任何东西。最让我担心的是,由于预期价格上涨而本已疲软的汽车市场将如何发展。
问:德国汽车业在中国面临巨大压力。中国企业也在建立自己的供应商渠道。你们是否因此损失了市场份额?
答:我们的优势在于能够服务广泛的客户群。我们在中国汽车品牌中所占的份额正不断增加。
问:百分比是多少?
答:我们在中国的业务有50%是和中国制造商合作的,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长。在这次展会上,我们展示了底盘在“软件定义汽车”方向上的下一步发展。我们的客户蔚来展出的ET9是中国第一款在批量生产中安装线控转向系统的汽车。在中国必须实现完全本土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符合市场要求的成本和速度。市场竞争激烈,要求很高。中国是我们的健身房:你必须努力锻炼自己,如果你在这里的状态良好,你也可以在其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问: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规模正在扩大吗?
答:绝对是这样。它们正在努力前进。但我们在中国也在成长。
问:多快?
答:大致与市场增速一致,就是5%到6%。
问: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业务在你们整体业务中的份额正在增加?这是有意为之吗?
答:这反映了市场的发展。我们在亚太地区的份额必须继续增加。我们正有意识地增加在中国的份额。
问:一些人谈到了“去风险”的悖论。政界人士担心德国过于依赖中国。而像你们这样的公司会说必须增加在华业务份额。这两者并不适配。
答:我基本上同意你的观点。但是,为了使交通转型取得成功,我们必须容忍哪些依赖关系?如果我们想要驾驶电动汽车,我们需要某些原材料,例如稀土,而这些原材料主要来自中国。如果没有中国,情况会非常困难。此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
问:许多在华德国商界人士对德国的地缘政治定位和以跨大西洋为导向表示怀疑,尤其因为中国在技术方面正快速发展。你同意这个评价吗?
答:对于采埃孚来说,西方和东方市场都很重要。市场趋势是,中国是创新力和数量方面的关键市场。如果我们不在场,那将是致命的。我们必须为此做好准备:这里将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我们将在世界其他地方再次遇到它们。我们放眼全球。(编译/聂立涛)
这是2024年9月26日在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博览会上拍摄的德国采埃孚展区(车云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