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豫健科普】服药时间有讲究

你是否曾经在医生给你开药后这样想:既然是一天吃两次,一次吃一片,我干脆两顿合成一顿,一次吃两片,还方便,省了忘记吃药!你是否觉得每日三次,就是随意找三个时间点把药吃进肚子就OK了?如果你这样想,那么你就错了。服药时间是有讲究的,要按照最佳的时间服药,让药物的作用发挥到最优。

每日一次,二次,三次都是指一天的哪些时间服药,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一、每日一次

每日同一时间服用一次,比如每日清晨或晚上。但某些药物要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片,应在早晨的餐后服用,可增加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二、每日二次

每日早晨、晚上各一次,相隔约12小时。

三、每日三次

每日早晨、中午、晚上各1次,相隔约8小时。如早上7点、下午3点、晚上11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内药物的血药浓度的稳定,比如对于血药浓度稳定要求较高的抗菌药物、抗癫痫药、治疗震颤麻痹药、降压药等,如果严格做到8小时服用一次有困难,也应使服药间隔尽可能均衡。

不过,某些药物的服用时间确实和就餐时间有关,如降糖药和治疗消化系统的药物,由于血糖或胃酸的高低与进食有关,这两类药应跟着三餐走,而不是隔8小时一次。

四、每日四次

相隔约6小时服一次,如7点,13点,18点,睡前。

药品的服用时间除了根据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物吸收与代谢等特点以外,还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比如:

1.降压药

人的血压有一个正常的生理波动,大多数人24小时血压变化表现为“双峰一谷”现象,即上午6~10时之间有一个血压的峰值,14~15时有一个血压谷值,然后下午16~18时又形成一个血压峰值,以后缓慢下降直至凌晨2~3时的全天血压最低谷值,我们形象地称这种血压为“勺型血压”。

对于“勺型高血压”患者,应用每日服1次的长效降压药,以早晨7:00~8:00为最佳服用时间。对于“勺型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在睡前或夜间服用抗高血压药,以免造成凌晨2~3时的血压过低。

当然,少数患者可能还会在夜间再次出现一个较高的血压,对这种“非勺型高血压”,就需要在睡前再服用一次降压药。因此,降压药的最佳服用时间也要因人而异。

2.H2受体阻断剂

如西咪替丁和法莫替丁,餐后服用比餐前服效果更佳,因为餐后服用可以延缓吸收并延长作用维持时间,而雷尼替丁的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不存在饭前饭后服用的问题。(具体服用时间可以参考药品说明书)

3.不同剂型的阿司匹林

服用时间也有差异,阿司匹林普通片要求在饭后服用,以减轻对胃的刺激。但肠溶包衣在正常情况下只溶于碱性液体,饭前服用更利于药物快速进入肠道溶解吸收,减轻对胃的刺激。

4.胃黏膜保护剂

同为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需要饭前服用,在胃内形成一层保护膜;而替瑞普酮的机制是促进粘液的分泌,饭后服用比饭前生物利用度高,故需饭后服用。

5.抗病毒药

同为抗病毒药物,伐昔洛韦宜饭前空腹服用,饭前空腹服用后可以迅速吸收并转化为阿昔洛韦;而更昔洛韦需餐中服用,因为在饥饿状态下口服更昔洛韦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大约为5%,进食后增加为6%至9%。

服药时间有讲究,绝对不是随意乱服,我们要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科学的服药时间,要让药物发挥最佳的疗效,才能做到药到病除,事半功倍。 (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 作者:李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