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再被“卡脖”, 快要扛不住了? 外媒嘲讽: 产量降了2/3
众所周知,中国科技快速崛起的背后,是来自西方藏不住的“敌意”。尽管东方升是国际公认的事实,但曾经独霸全球的西方世界却不愿意接受这一现实,于是乎就有了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哪方面有突破,必定会遭遇西方打压。
在过去这几年,像我们熟悉的芯片、5G、新能源汽车、光伏、AI等等领域,均遭到了西方的重拳打压。凭借着技术优势,建立技术壁垒,试图阻止中国科技产业的崛起。
但事实证明,重压之下必有勇夫,面对西方的霸权打压,中国企业却化阻力为动力,加速自主研发,通过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在很多领域均实现了弯道超车。我们从落后到并跑,再到领先,这一路走来,创造了很多属于中国的东方奇迹。
比如国产大飞机C919,在过去这些年,民航飞机几乎被欧美垄断了,我们熟知的就是空客和波音。一提到这两个企业,相信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尤其波音。因波音飞机引发的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很多消费者的担心和不安。但为何我们还在继续使用波音飞机呢?原因就是,我们没有!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甚至终结了欧美垄断“天空”的时代。一架波音737,美国人要卖咱们多少钱?只能说是天价了,而C919的出现给了中国航司乃至全球航司一个新的选择。
当然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C919的发展不会那么顺利的。就在今年7月,老美再次出手了,限制了关键发电机的出口,并且要求美企还要卡住航电系统、飞行控制系统等的出口,针对的就是中国商飞,中国大飞机。这还没完,国产大飞机所申请的适航证也迟迟没有消息,明显是被“卡脖”了。
而就在最近,外媒针对国产大飞机C919也进行了嘲讽,彭博社发文称,中国商飞快要扛不住了,C919量产数量不达标,降幅达到了2/3。原本计划今年要交付75架,但现在只能交付25架了。明眼人都听得出来,这话里话外的幸灾乐祸。
那么问题来了,老美“卡”住发动机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的供应,对国产大飞机真的有这么大的影响吗?C919真的快要扛不住了吗?
首先,咱们需要弄清楚的是,交付目标75架是全年的目标,现在才几月?更何况,25架交付量的数据是当时采访时给出的答案。产能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一条生产线,全年的生产能力。干这行的都知道,产能和产量、交付量没有直接关系,也不能直接挂钩,还得结合当年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和优化。
实际上,中国商飞根本都没有公开过交付目标的具体数量,从之前公开的财报中可以读取的数据就是,东航、国航和南航分别计划接收10架、10架和12架,也就是32架,不知道外媒从哪里得来的“75架交付目标”这个数据的。
其次,需要明确的是,老美的刁难对C919确实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尽管我国也在自主研发发动机,但距离商用还有一点距离,还需要时间去打磨。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透露,国产自研的长江-1000A发动机进展很顺利,目前已经在进行试航取证的关键阶段了,而预计2025年内就可以完成认证,并且进入批量装机的阶段。这意味着什么?国产发动机也已经到了冲刺的阶段,一旦我们有了自己的发动机,就不用看人脸色了。
困难是暂时的,靠人不如靠己。在中国科技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行业,我们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无一例外,咱们都攻克了技术难关,迎来了光明,不妨让外媒多笑笑,等到中国大飞机实现全面国产化的一天,看他们还笑不笑的出来,什么波音,什么空客,全都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