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方拒绝递橄榄枝,特朗普访华计划落空,转头紧盯1万亿投资
据新华社消息,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宣称“百日访华”,试图在100天内与中国领导人会晤,推动所谓“历史性经贸协议”。然而,中方始终未发出邀请。特朗普这一访华计划从一开始就面临诸多阻碍,最终落空。究其原因,是美方自身一系列行为严重破坏了双方互信基础。
在2017 - 2021年第一任期内,特朗普多次承诺“对华友好”,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贸易战期间,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税率最高达25%,给中国对美出口企业带来沉重打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专家曾指出,特朗普在外交承诺上反复无常,其表态的可信度极低。此外,在台湾问题上,特朗普政府也不断“切香肠”式突破红线。2020年大选期间,特朗普更是将疫情政治化,恶意污蔑抹黑中国,严重损害中美关系。这些过往行径,让中方对特朗普的承诺失去信任,成为中方未对其访华计划予以积极回应的重要因素。
沙特王储(资料图)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其对华政策不仅未改善,反而变本加厉。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叠加此前的20%,总税率高达54%。这一举措直接冲击中国对美出口,仅电子设备行业,中国企业损失就超过200亿美元。与此同时,特朗普一边挥舞关税大棒,一边要求中方“取消对美制裁”“开放半导体市场”,这种不合理要求被商务部发言人斥为“强盗逻辑”。在“百日访华”计划推进时,美国国会通过《2025年对台军售法案》,向台湾地区提供价值8亿美元的F - 16V战机零部件,特朗普签署该法案,还公开宣称“台湾是主权国家”,这一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行径,彻底触碰中方红线,使得中方更不可能对其访华计划发出邀请。
被中方“拒之门外”后,特朗普迅速将目光投向中东地区,沙特王储小萨勒曼承诺的投资成为他关注的焦点。3月31日,特朗普在白宫宣称,沙特将在未来四年向美国投资1万亿美元,用于购买军火、能源技术和基础设施项目。但沙特官方通讯社同一天澄清,实际承诺金额为6000亿美元,其中4000亿用于能源合作,2000亿用于国防采购。特朗普夸大投资金额的行为,暴露出其试图通过此举安抚国内选民,并向沙特施压获取更多利益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