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新城市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31.79%,净利润亏损1.65亿,低空经济成新亮点

2025年4月22日,新城市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9亿元,同比减少31.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14.48%;扣非净利润为-7101.57万元,同比下降715.37%。尽管公司在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取得突破,但传统业务的萎缩和整体盈利能力的下滑仍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主营业务萎缩,低空经济成新亮点

新城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工程设计和工程咨询三大板块。2024年,公司在国土空间规划类业务中继续巩固深圳及周边地区的市场份额,深化与华润、招商等头部国企央企的合作关系,并成功中标多个标志性项目,如大运智慧公园全周期规划编制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公共基础设施选址与设计条件管理。此外,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取得突破,参与了《深圳龙岗-汕尾海丰低空经济共建产业园规划研究项目》和《龙岗区民用无人机测试场建设方案研究项目》,标志着其在“规划 产业 运营”三维服务模式上的进阶。

然而,尽管低空经济等新兴业务表现亮眼,传统业务的萎缩仍是公司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减少31.79%,显示出传统业务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脆弱性。公司通过收缩传统业务、缩减分公司规模等措施应对市场变化,但短期内仍面临存量转型周期延长、新技术投入收益不足等问题。

研发投入加大,但短期收益不足

2024年,新城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362.14万元,占营收的6.83%。公司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并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技术引领水平。

然而,尽管研发投入力度加大,短期内并未带来显著的收益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715.37%,显示出新技术投入在短期内难以转化为实际盈利。公司通过“规划 科技”战略推动业务转型,但如何在技术创新与盈利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仍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挑战。

人才建设与行业地位提升

在人才建设方面,新城市公司实施了“两阶赋能体系”,推出“雏鹰计划”和“优才工程”,旨在提升组织抗风险能力和人才密度。通过组织韧性与人才密度的双重提升,公司加速从传统动能向创新驱动型生态跃迁,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此外,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连任深圳市规划学协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副会长单位等,并主办了“2024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城市绿色低碳规划论坛”,扩大了其在行业中的学术影响力。通过与央、国企及知名大型机构的合作,公司在轨道交通和市政交通规划设计领域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总体来看,新城市公司在2024年面对多重挑战,通过战略调整和创新举措,在稳固主营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然而,如何在传统业务萎缩和新技术投入短期收益不足的困境中突围,仍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课题。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