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碰壁后真变了,不仅放过了鲍威尔,还要对华大幅降低关税
特朗普碰壁后真变了,不仅放过了鲍威尔,还要对华大幅降低关税
半历写书
特朗普这位“大戏骨”似乎突然之间转了性,让人有点迷惑,不仅选择放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还扬言要对中国大幅降低关税,这波操作到底是咋回事?
作者-挺 编辑-甜
大概没人能忘记他的“美国优先”喊得震天响,仿佛全世界都欠美国的,尤其是中美关系,在他手里被搞得跟好莱坞大片一样,一天一个高潮,从加征关税、黑名单企业,到煽动“脱钩”论调,算是玩足了“极限对抗”的套路,特朗普甚至对鲍威尔这个美联储主席,也是万般不满。
多次在公开场合炮轰他没本事,经济不给力,甚至扬言要把他撤掉,鲍威尔这些年压力山大,战战兢兢熬过了特朗普执政的风风雨雨,然而如今的特朗普,仿佛换了个人,居然嘴上开始松口了,表示不再逼着鲍威尔下台,这个放过是因为什么?
是他终于明白鲍威尔的强硬货币政策虽然讨人嫌,但确实是为了经济长期运行的稳定?还是特朗普发现对美联储动手动脚,没带来他想要的政治好处?其实,从背后动机来看,这一切恐怕并不是单纯的“幡然醒悟”,更多的可能,是特朗普在现实面前尝尽苦头后。
被迫摆出一副“学乖”的态度,而比“放鲍威尔一马”更令人惊讶的,是特朗普突然放风,说要对中国大幅减少关税,一听到这句话,很多人可能会噗嗤一声笑出声,这还是那个曾经为“贸易战”摇旗呐喊,把对中国的关税当成“美国赢了”的战利品的特朗普吗?
他不是把中国当成最大对手、一心要把制造业拉回美国的吗?怎么如今画风突变,突然要给关税松绑?难道是被拜登的对华政策“刺激”了,总想着抢个功劳?还是说经济数据压顶,不得不低头?关键是,特朗普过往那副盛气凌人的姿态,怎么突然转成了“温良恭俭”?
其实不难理解,他今天的态度和当初的咄咄逼人一样,都是利益驱使的结果,放眼全球,美国经济这些年并没有从贸易战中讨到什么便宜,特朗普所谓的“让制造业回流”,更多是一场表面风光的虚夸,而背后的事实是,反噬美国企业利益的后果越来越显现。
而更重要的是,对华关税战损害的,可不仅仅是他的政治对手拜登的经济方向,还直接打了他自家党派选民的脸,那些铁锈带工人,不少都在这场对抗里丢了饭碗,再者,美国的通货膨胀逐渐抬头,越来越让中低收入阶层的日子不好过,是的,普通人一天到晚被物价折腾。
吃顿饭、没买点什么,钱包就空了,追根溯源,这和特朗普当初对华强加关税脱不了干系,毕竟,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一环,美国没了廉价的中国商品,基础消费品价格立马往上涨,再这么玩下去,特朗普心心念念期盼的2024大选,怕是要被选民一人扔一颗臭鸡蛋。
所以,他认怂了吗?未必,这更像是一次突围,对华降关税,不仅能缓解经济压力,还能修补他执政时造成的供应链裂痕,为中美经贸恢复谈判预留一线空间,更何况,以特朗普的精明程度,他很可能幻想“释放善意”能给美国企业换点空间,让他们在博弈中重新站稳脚跟。
当然了,觉得“特朗普学乖了”的人,恐怕还是太天真,在商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狐狸,哪儿有真的“收敛”?他这次选择放过鲍威尔和降低关税,归根到底还是现实给了他一记重击,首先,他当年费尽心机推动的那些“反全球化”政策,败在哪儿?不合理啊。
全球经济体系盘根错节,想要简单粗暴地靠贸易战解决问题,那就是掩耳盗铃,美国并没有从关税政策中获得实质性的经济红利,反倒是制造“内伤”,让企业叫苦、民众受累,其次,他面临的是选举压力,特朗普习惯将选民的支持率视为他自己能力的最强背书。
但如今看着支持率疲软、不少选民口碑下滑,他哪里坐得住?如果不在经济领域做出点妥协姿态,他又凭什么号召选民重新让他上台?所以说,特朗普这波变化,算是学乖了吗?恐怕未必,更合理的解释是,他依然不改那副“只要对我有利,我可以以退为进”的精明作派。
这次放低姿态,无非是以局部妥协换取政治和经济的整体利益,至于对华降低关税,更像是一笔“权宜交易”,意在最大程度讨好选民,同时也给未来他可能的第二任期铺路,但不得不说,特朗普这一系列“放软”操作,让不少观众露出了会心一笑,放过鲍威尔,可以是求和。
降低关税,说明战线拉长玩不起了,可问题是,美国政客从来擅长的,都是一边“修复关系”,另一边拿着战略小算盘,所以我们还得擦亮眼睛,看看这位满嘴政治蜜糖的惯犯,究竟是短暂的利益妥协,还是下一轮更大博弈的开始,说到底,特朗普果真转性。
或者他永远是那个“唯利是图”的老样子,都不足为奇,对我们而言,这场戏无论怎么演,最重要的还是辨清它的真实意图,至少在国际局势这盘博弈棋中,看清了对手的牌,我们才更有机会打出自己的好牌,至于特朗普,一个大戏精从不缺酷炫的台词,但真信他可就输了!
参考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