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回国7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科技强国,光耀来者。4月25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致敬航天奠基人,传承科学家精神’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回国7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钱学森图书馆序厅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一枚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主题标志特别闪耀。它的设计理念将汉字“归”、阿拉伯数字“70”以及钱学森图书馆标识,三者融合构成主体图形框架,并以“1955-2025”这一具有历史跨度的具象化时间符号作为“暗线”,精准锚定钱学森归国的关键时间节点与当下的时代坐标。
2025年恰逢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钱学森的载誉归来开启了新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宏伟序章,并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弘扬钱学森的崇高精神,缅怀他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的卓越功勋,上海交通大学启动纪念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系列活动,激励广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应有力量。
当天还举行了“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进校园”活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向出席活动的特级航天员、2025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汤洪波赠送钱学森图书馆建筑模型“大地上的丰碑”。这份礼物承载着钱学森等老一辈航天人的精神内涵,也寄托着对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无限期许。
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向汤洪波赠送该馆建筑模型“大地上的丰碑”。
图为特级航天员、2025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汤洪波在现场发言,激励青年学生。
在人工智能时代,钱学森图书馆站在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新起点,通过建设“钱学森数据服务中心”,打造馆藏资源开放、共享、融合和知识服务的平台;以“开放共享、智慧赋能”为宗旨,构建起覆盖手稿、书信、图书、期刊、照片、影像资料等馆藏类型及11万个数字资源的“数字文物枢纽”。
去年5月,钱学森图书馆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已逐渐成为全国人物类纪念馆家族中的旗舰博物馆。
钱学森图书馆改造工程在保持原有基本陈列框架的基础上,对展览内容、形式设计及技术应用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与提升,新展出一级文物22件(套)、二级文物14件(套),更深入地刻画了钱学森从一位怀揣报国理想的热血青年,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心路历程,并最终实现从科学家到思想家的跨越性转变。
本次改陈首次明确交通大学不仅是钱学森航空航天之路的起点,更是钱学森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的起点,同时汲取建成开放十三年的经验、思考和研究成果,重点突出具有更高陈列价值的亮点展品,做好内涵揭示与价值阐释,提升展览观赏性、教育性、互动性和感染力。
钱学森图书馆改造工程在保持原有基本陈列框架的基础上,对展览内容、形式设计及技术应用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与提升
《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回国7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栏目主编:王蔚 文字编辑:王柏玲
来源:作者:文汇报 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