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致敬抗战胜利80周年,这所老年学校的师生创作百幅刻纸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朋 记者 葛小林)在纸张与刻刀的交响中,一段段烽火岁月在这些老人的指尖徐徐展开。值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河海老年学校刻纸班的师生们,以刀代笔,历时近五个月,精心雕琢出百幅抗战题材刻纸作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耀眼的“红色魅力”。

走进河海老年学校刻纸工作室,82岁的常州市新北区民间非遗刻纸艺术传承人、河海老年学校校长殷明欣正在指点学员们将画面刻得更加生动精细。他们手中的刻刀在纸卡上游走,沙沙声似在诉说着历史的厚重。刻纸看似按部就班,实则暗藏乾坤。不同画面需搭配不同颜色、质地的纸张,才能烘托出相应氛围;下刀时力度的把握更是关键,稍有不慎便会划破纸面或留下毛刺。为了让线条流畅自然,老人们常常一坐就是数小时,手腕、肩膀酸痛却依然全神贯注。“你看这道刺刀的线条,得一气呵成,既要刚劲有力,又不能切断相连处。”殷明欣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刀尖在他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精准地勾勒出战士冲锋的英姿。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殷明欣就开始策划“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刻纸。画图稿作为刻纸的根基,更是难上加难。为了让作品更真实地还原历史,他们多方搜集图片、影像素材,将内容细分为抗战胜利、抗战英雄、经典战役等六大类。有一次,为了刻画一幅地道战的场景,殷明欣和学员们反复推敲地道的布局、民兵的动作,几易其稿,最终呈现出的作品中,地道的曲折、战士的机敏跃然纸上。

“一开始,我只计划80幅作品,但我们的学员也都非常积极地寻找资料素材,于是这个‘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就有了100幅作品。”殷明欣说道。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些凝聚着老人们心血与热爱的刻纸作品即将走出工作室,走进学校、社区进行巡展。“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更多人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殷明欣抚摸着刻纸作品,眼神坚定而温暖。在他和学员们的刀笔之下,非遗刻纸不仅是艺术的传承,更是红色基因的延续,是老一代对祖国最深沉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