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出现第一个“背叛者”,公开拒绝孤立中国,特朗普要懵了
特朗普可能怎么也没想到,当他在大洋彼岸磨刀霍霍准备对华发起新一轮贸易战的时候,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突然跳出来拆台。4月18日,这位女财长在《每日电讯报》上公开表态,英国不会跟着美国搞什么“孤立中国”的蠢事,反而要和中国建立更深层次的伙伴关系。这话就像一颗炸弹扔进了西方阵营,瞬间炸出了特朗普的尴尬——毕竟就在几天前,白宫还在四处游说盟友配合对华施压,结果第一个跳出来唱反调的竟是自己最铁的盟友。
里夫斯的表态可不是嘴上说说。她明确表示,英国欢迎那些被特朗普关税政策逼得走投无路的美国企业家,甚至直言“伦敦就是他们的新家”。这话明摆着是在挖美国的墙角。更绝的是,她还透露自己今年年初访华时,已经和汇丰银行、伦敦证交所等英国金融巨头达成共识,计划为英国企业争取更多中国金融牌照。这招“借鸡生蛋”玩得漂亮:既帮英国公司打开中国市场,又让美国企业看到离开特朗普后的新出路。
最让特朗普吐血的是,里夫斯在谈到中美时完全是两幅面孔。她大谈特谈中英合作能带来6亿英镑的合同,却对即将在华盛顿举行的美英关税谈判泼冷水,直言“美国根本没打算取消10%的关税”。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简直是把特朗普的脸按在地上摩擦。要知道,英国可是特朗普一直想拉拢的“关键盟友”,结果人家不仅不配合,还反手给自己来了一刀。
英国的“背叛”其实早有伏笔。去年10月,英国首相斯塔默就放出风声要访华,而里夫斯这次访华已经是英国高层半年内第三次和中国密集接触。更耐人寻味的是,英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动作:里夫斯公开表示“乐意坐中国产的电动出租车”,而英国汽车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电动汽车在英国市场的份额已经从2023年的3%飙升到11%。这种“身体诚实”的态度,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能说明问题。
特朗普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他上任后对盟友挥舞关税大棒,先是对欧盟加征钢铝关税,接着又威胁对英国汽车征收25%的惩罚性关税。这种“美国优先”的做法,让英国企业苦不堪言——仅汽车行业就有60%的小企业因为关税损失了订单。里夫斯在谈判桌上毫不客气地指出,英国不会为了讨好美国就放弃欧盟的食品安全标准,这种“宁为玉碎”的态度,其实是对特朗普单边主义的彻底否定。
英国的选择其实是一场豪赌。脱欧后,英国失去了欧盟的贸易保护,必须在中美之间找新的靠山。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显然比处处设限的美国更有吸引力。里夫斯访华期间,中英签署的69项合作协议涵盖金融、能源、科技等领域,其中仅绿色金融项目就涉及150亿英镑投资。这种“真金白银”的合作,让英国尝到了甜头,也让特朗普看到了西方阵营的裂痕。
现在的问题是,英国的“背叛”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欧盟已经表态要“深化对华合作”,日本也在悄悄增加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如果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经济优先”而非“政治站队”,特朗普的“孤立中国”计划可能会彻底破产。更讽刺的是,那些被特朗普关税逼走的企业,正源源不断地涌入英国,用脚投票的结果,就是让美国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英国的这次“背叛”,本质上是老牌帝国对自身利益的清醒认知。在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和中国的开放市场之间,英国选择了后者。这种选择不仅让特朗普措手不及,也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试图用关税绑架盟友的行为,最终都会被市场的力量反噬。而中国,正在用实实在在的合作证明,开放包容的发展模式,比零和博弈的霸权思维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