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装机必备”的91助手, 现在凉凉了

就在今天,91助手官方发布《关于停止服务的公告》,宣布这款陪伴用户十余年的国民级工具将于2025年9月27日23:59全面停止所有服务。

即日起至2025年9月27日 23:59 ,91助手客户端可正常使用,但停止充值功能。用户在此期间及时备份相关数据(如手机内的照片、文档、应用数据等)。服务终止后,您在「91助手」的数据将永久丢失,无法再以任何方式找回。

从2025年9月28日 00:00起客户端无法启动,所有功能(如手机连接、文件传输、应用管理、VIP专属功能等)停止服务,官方网站、帮助中心、客服渠道同步关闭。

这意味着,这款陪伴了用户多年的工具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作为一款知名的工具,91助手曾经也辉煌过。

2010年,91助手在福州诞生,凭借“一键装应用、一键ROOT、一键清理”的极简体验迅速占领市场。2012年,其在国内安卓应用分发市场的份额一度超过55%,日分发量突破1亿次,成为当时手机厂商、水货商、小白用户共同的“装机必备”。

91助手的出现,赶上了智能手机爆发和当时应用生态空白的窗口期。2009—2012年是国内智能手机井喷期,安卓出货量每年翻两倍,但Google Play尚未正式进入中国大陆,手机厂商也还没建立起自己的应用商店。用户在“买到手机—能用—能装软件”这一链条上出现了巨大断层,91助手正好填补了“谁能帮我装应用”的真空。

在当时,91助手的功能体验相当出色。这个工具提供了应用、游戏、壁纸、铃声、越狱、ROOT、备份、清理等等功能的集成,普通用户“傻瓜式”操作即可完成。下载方面,它还支持断点续传、本地缓存,在3G/EDGE时代下载速度明显优于直接浏览器下载。

凭借着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功能,91助手几乎成为每部智能手机的必备软件。它的成功,让百度这家互联网巨头也为之心动。2013年,百度以19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91无线,这笔交易在当时轰动了整个行业,也让91助手达到了声望的巅峰。所有人都以为,有了百度强大的资金和流量支持,91助手只会更上一层楼。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笔天价收购,却成了它走向没落的开始。

百度收购91后,花了一年时间在不断融合。空降高管,拆分91业务,成为了91失败的根源。91接入百度开发者后台后,包括客户投放、数据渠道在内资源都逐步转移到百度手机助手上,百度收购了91,却花了大力气去培养自家的App。

2017年10月16日,就在四年前收购的同一天,百度宣布,因业务规划及运营需要,百度福州研发中心的相关业务将陆续迁往北京,91的大本营被关闭。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环境的变化,91助手的外部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生态越来越完善,应用数量爆炸式增长,审核机制也日趋严格,用户体验和安全性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国产手机厂商也开始发力,华为、小米、OPPO、vivo等纷纷推出自家的应用商店,并将其作为系统标配。这些官方和厂商渠道的兴起,分流了绝大部分用户,也压缩了第三方应用商店的生存空间。用户不再需要一个独立的PC端软件来管理手机,他们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完成所有的操作。

产品层面,91助手被百度收购之后始终未能找到一条可持续的盈利路径。过度的广告植入、捆绑安装,不仅伤害了用户体验,也透支了品牌的信任。当用户发现,曾经那个纯粹的“助手”变成了充满弹窗和广告的“流量变现工具”时,自然会选择离开。在百度的整合过程中,91助手的品牌形象也逐渐模糊。

91助手的正式关停,它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彻底谢幕。这个时代,是属于越狱、刷机、PC端管理手机的时代,是属于第三方应用商店野蛮生长的时代。

91助手的辉煌和没落,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它曾站在风口,为一代用户提供了自由和便利,也见证了行业从无序走向规范,从PC端转向移动端。它的消逝,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商业法则:在瞬息万变的科技世界,唯有持续创新、顺应潮流,才能不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