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重磅!全球唯一的特殊独角兽诞生:在江苏常熟

图注:聚复科技3D打印材料的应用场景

截至目前,聚复科技产品覆盖全球100余个国家,客户超1000家。

02

聚复科技所在的赛道是:高分子挤出式3D打印材料。行业历经三个阶段:

萌芽期(2000-2010):材料局限于基础ABS/PLA,DIY爱好者市场为主,痛点在于强度低、易堵头。

兴起期(2011-2020):Stratasys等设备商推动工业应用,但材料价格居高不下(每公斤超千元),制约规模化生产。

崛起期(2021-2025年):市场开始高速发展。

据Wohlers Report 2025数据,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达219亿美元,中国预计2025年达635亿元,材料需求占三分之一。当前痛点仍在于性能与成本平衡。国际巨头如BASF主打高价特种材料,国内厂商聚焦低价通用料,而聚复走的是“技术普惠”路线,将工业级材料价格拉低至300-800元/公斤。

全球挤出式材料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美国Stratasys依赖设备生态闭环,德国BASF专注航空航天尖端材料。聚复科技的差异化在于垂直整合能力,比如与XEV等车企共建3D打印生产线,提供从材料到设备的“交钥匙方案”,在汽车、医疗等重认证领域形成壁垒。

2025年,该行业已经处于高速成长期(整合期)向成熟早期过渡阶段。

行业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0�5%,介于高速成长期(30-50%)与成熟早期(增速趋缓)之间。细分领域如金属3D打印材料增速更高(2024年同比增长10%),符合"分形成熟"现象。

市场集中度。当前CR3合计份额较大,头部企业仍通过并购扩张(如Stratasys收购史超30亿美元),显示整合期特性。

03

行业正迎来两大技术拐点:

1、AI材料设计:机器学习将材料研发周期从数年缩至数月。

2、绿色转型:生物基PLA、可回收尼龙成为趋势。咨询机构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3D打印将撬动1.2万亿美元市场,而材料创新将成为最大价值洼地。

其中关键的原因是:应用场景呈爆发式增长。

一方面工业级需求激增。航空航天领域(如GE燃油喷嘴量产)、医疗健康(个性化假体/植入物)和汽车轻量化部件(成本降低60%)正推动高性能材料需求,中国3D打印材料在工业应用占比已超30%。

另一方面和消费级个性化革命有关。珠宝、鞋类等定制化生产催生多材料复合需求,2024年消费领域材料增速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