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商用拐点要来了? 智元邓泰华: 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是它

“全球正处于‘具身智能大爆发的前夜’,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迎来商用发展的拐点!”近日举行的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上,董事长邓泰华向数百名产业链代表抛出这样一个论断,并预言机器人最终成为继手机和汽车之后的“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

台下这群见证过汽车工业智能化浪潮的“老炮”,则试图从人形机器人身上寻找下一代生产力革命的钥匙。

这场以“与智同行共启新元”为主题的大会,是2025年8月21日在上海举办的。智元的远征A2化身迎宾大使,灵动穿梭于会场;精灵G1大显身手,精准演绎数据采集训练与物流分拣的硬核技能;“气氛担当”灵犀X2是社交达人,与来宾亲切互动;四足机器狗D1则欢快执行着迎宾、逗趣、巡检等任务。

大会当晚的重头戏——“AgiBotNight”科技派对上,上百台机器人联袂献上表演,并全程自主完成调酒、饮料递送等餐饮服务,让与会嘉宾沉浸式体验人机互动的未来。

尽管智元机器人公司成立不足三年,但邓泰华的底气是充足的,它来自智元构建的“1+3”全栈技术战略:以机器人本体为基础,构建运动智能、交互智能、作业智能三大核心能力。

“我们不只是做几款机器人,而是打造一套可自我进化的通用具身智能体底座。”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彭志辉介绍。

运动智能让机器人“走得稳、动得快”,基于Sim2Real强化学习实现复杂地形自适应行走;交互智能实现“听得懂、聊得来”,多模态对话响应速度达1秒级;作业智能攻克“拿得准、做得细”,通过真机强化学习实现从抓取到精细操作的闭环。这三大智能能力可灵活组合于不同形态机器人,形成“一套能力、多种载体”的技术飞轮。

当晚的重头戏,是智元机器人发布的首个专注具身智能产业链的创业加速计划——“智元A计划”。该计划旨在孵化50+高潜力早期项目,力求在三年内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现场宣布,首期创业营已于当日面向全球机器人初创企业、开发者团队正式启动招募。智元方面表示,将为参与计划的伙伴提供技术支持、融资赋能、场景开放、创业孵化等丰富权益。

在此次大会上,智元机器人还发布了新品灵犀X2-W,这是一款专为“作业智能”打造的轮式双臂机器人原型。目前,智元已经推出了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及业界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成为业内前沿的实现全产品系列、全场景布局的机器人企业。

对于供应链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与智元机器人的合作,无疑能其在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提供了新的增长曲线。从汽车零部件制造跨界到机器人领域,这些企业可以凭借在精密制造、机电一体化等领域深厚的产业根基,在新的赛道上找到了发力点。

“传统产线改造成本动辄上亿,而人形机器人只需适配软件。”一位供应商代表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但前提是故障率低于0.1%。”即使智元远征A2通过了2000小时行走测试,工业场景要求的可能也是10万小时无故障运行;能跳舞调酒固然厉害,但它们更需要证明自己能造变速箱,而不仅是旋转酒杯,这才是机器人企业面临的终极拷问。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胡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