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学术成果岂能父女共享?严防刘某乔们不能只靠曝光!

近日,重庆大学本科生刘某乔发表14篇SCI论文一事,受到广泛关注。5月10日,重庆大学发布情况通报:刘某乔系学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之女,刘某华安排刘某乔参与了其本人部分署名论文和专利的研究工作,存在论文和专利署名不当的学术不端行为。

重庆大学迅速调查回应关切的态度值得点赞。与此前网友猜测一致,刘某华教授与刘某乔系父女关系。刘某乔所发表的那些“碾压”硕博生的科研成果,离不开其父刘某华教授的“暗箱操作”。

刘某华违规为女儿署名的操作,究竟是爱她还是毁她?学术之路布满荆棘,无数学者正是在一路披荆斩棘中实现能力突破与心态锤炼。刘某华身为父亲、师长,不仅没做好学术诚信的榜样,也没让女儿经历应有的学术历练的机会。违规开绿灯,或许能获得眼前短暂利益,但没有真才实学的支撑,终将会在学术长跑中败下阵来。

SCI论文不是个人财产,怎能想署谁就署谁?“学二代”们“近水楼台先得月”研究父母所在领域无可厚非。但如果借科研合作之名,行学术不端之实,不仅违背科研伦理,也是挤占普通学子的学术资源。网友的质疑不仅针对刘某乔个人,更是对学术公平的叩问。

重庆大学针对刘某华、刘某乔父女的调查有了结果,但我们不禁要追问,是否存在更多“刘某乔”还没有被发现?惩治学术不端的新变种,维护公平,不能仅靠网友举报,高校与科研机构更应该健全学术诚信相关机制,从制度上根除此类现象,让科研回归求真求实,让学术公平公正。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