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托底性帮扶甘孜州县域 签约金额超 1500 亿元

●65个项目涵盖清洁能源、文化旅游、重大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等领域

●10亿元以上项目达25个,超三分之一

4月30日,国资国企托底性帮扶甘孜州县域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甘孜州泸定县举行,40多家国资国企负责人齐聚会场。签约活动结束,留在甘孜的是65个项目,总金额超1500亿元。

2023年8月起,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省国资委建立健全国企“1 1帮1”机制,以产业帮扶为主攻方向,组织在川央企和地方国企对39个欠发达县域开展结对帮扶。

39个欠发达县域,有12个在甘孜。在欠发达县域最多的市州,国资国企负责人齐聚签约,有什么亮点值得关注?

亮点一:矩阵式帮扶再出击

4月30日,成都交投航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晓早早来到集中签约现场。让他感到激动的,是即将“飞”进高原山区的低空经济——成都交投航空投资集团与甘孜州交通和城乡建设投资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出资成立甘孜州低空飞行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打造全省首个高原低空经济综合服务平台。

去年5月28日,巴中县域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5个多月后,阿坝州县域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进入托底性帮扶工作关键之年,首场集中签约活动放在甘孜州,签约金额再创新高。

一方面,甘孜有需要。去年,甘孜州12个欠发达县域GDP超274亿元、同比增长6%,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但同时,发展基础薄弱、产业支撑不足、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甘孜有潜力。“甘孜州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和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甘孜州委书记沈阳介绍。

地方所需、企业所能,在甘孜已有“牵手”基础。“近3年来,省属企业在甘孜实施重大项目60余个,完成投资超250亿元。”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我们积极融入甘孜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大唐乡城、乐拉光伏、泸定生态综合治理等项目26个,总投资超17亿元,有力助推甘孜州重点产业融圈补链、建圈强链。”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托底性帮扶开展以来,公司全力支持县域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资源开发等,结合2015年以来的定点帮扶,已累计实施项目89个、总投资7200余万元。

这样的大项目、好项目,将持续为甘孜州注入发展动能。

翻开签约清单,65个项目涵盖清洁能源、文化旅游、重大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等领域。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达25个,超三分之一;欠发达县域落地签约项目达57个,占比近九成。

“此次我们签约了孟底沟水电工程、柯拉二期光伏、甘孜抽水蓄能等项目。”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正加快推进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基地上游水电、抽蓄及风光新能源项目基本位于欠发达县域。

2023年8月起,雅砻江公司托底性帮扶理塘县。“项目对欠发达县域具有极强的投资拉动作用,带动地方产业发展。”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举例,公司结合理塘索绒光伏电站建设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产业,首期投入1200万元配合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引导项目钢结构厂家落地建厂;结合工程建设,投入3207万元帮扶修建、改造道路约84公里。

在活动现场展区,记者发现,除像雅砻江公司这样从最开始结对帮扶甘孜州的“老朋友”外,还有看好甘孜州发展的“新朋友”。比如,2024年8月,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承接甘孜州石渠县托底性帮扶任务,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松格嘛呢小镇文旅综合体等3个重点项目建设,同时整合产业资源,将清洁能源开发与当地特色农牧、生态文旅等优势结合起来,为石渠县发展注入动力。

背后,正是省国资委组织国有企业开展的矩阵式帮扶。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说:“充分发挥统筹效益、联动效益、整体效益,让企业的所能精准匹配县域所需。”

亮点二:“新质”项目来出力

能源矿产开发,交通、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产业培育……此次签约项目中,既有熟悉的领域,又有“新赛道”。

比如,有3个项目涉及工业及园区建设,包括3800吨碳纳米管及3.8万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项目、金石科创合作产业园等。“以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和飞地建设引领欠发达地区发展。”甘孜州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交投集团则将低空经济产业带到新龙县。“新龙县林草面积占县域面积九成以上,面临巡护效率低、地质灾害防治压力大等问题。”吴晓表示,甘孜州低空飞行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将立足新龙、辐射全州、面向高原,构建无人机智能巡检网络,拓展森林防火、应急救灾、物流配送等场景。

“既建‘机场’,又当‘空管’,既做‘航空公司’,又当‘飞行学院’。”吴晓给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链式思路。他们要在当地培养无人机飞手。“通过建立无人机操作员培训体系,提升本地人员就业能力,同时促进产业长久发展。”吴晓认为,要让欠发达县域产业从无到有,必须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不久前,一项全新的专项人才培养计划“若水蓝鹰工程”相继在甘孜州理塘县、雅江县启动,首期青年学子开始为期2年的专项培养,学成后推荐进入当地清洁能源项目工作。

“以政府组织、校企联合、工学交替的创新模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甘孜探索构建起“清洁能源开发 产业升级、基建赋能、人才培育”的特色帮扶模式,为欠发达县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造血”。

签约结束,一个个项目将在欠发达县域落地。下一步,省国资委将继续发挥牵线搭桥作用,强化全过程督导,定期调度签约项目推进情况,引导支持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促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推动甘孜州和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新龙所需、交投所能,我们将继续以交通赋能和产业振兴双轮驱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成都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除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外,他们还将开展国道227线综合整治、探索高能级光伏基地建设等。(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露敏 吴忧 宁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