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原创 特朗普拒绝台军购大单,美军司令夜不能寐,两岸统一势不可挡

近期,一则消息在国际政治军事领域引发关注。以往,美国一直将台湾当局视作“摇钱树”,但凡稍许给一点好脸色,台方就会主动送上军购大单,并借此攫取直接的经济利益。但是,这次特朗普却拒绝了台当局高达 150 亿美元的军购大单。几乎与此同时,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上将坦言面对解放军自己时常夜不能寐,并指出两岸统一已经迫近。

特朗普胜选之初,赖清德当局通过外媒放话,欲向特朗普方面递交“投名状”,喊出 150 亿美元军购交易,这数额几乎占据台军全年军费预算的绝大部分。但特朗普显然没有放在眼里,因为他一直要求台方将防务预算提升至 GDP 的10%。对于台当局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一旦实施,极有可能导致其财政崩溃。面对美方狮子大开口,赖清德只能试图通过“量台湾物力,结美国欢心”,穷尽台湾民众的钱袋子,甚至不惜推动台积电赴美设厂来满足特朗普的胃口。但这次特朗普却拒绝台当局的军购大单?

据台媒报道称,今年4月,台防务部门次负责人柏鸿辉,在美国参加此前采购的一批 F-16 战机出厂仪式。对于那150亿美元的军购大单,特朗普政府始终没有正面回复。台方还向美方提出过一个军购协议,大致是采购100 门M109A7自行火炮系统,6 架 E-2D “鹰眼” 预警机和12架MH-60R“海鹰”反潜直升机。但这份大单美方也没有全盘接受,而是告诉台方,自行火炮可以出售,但预警机和反潜机却不可以。美方给出的理由是,这不符合 “不对称战力”。

要知道,对台军售一直是美方处理不堪大用的库存装备的一种主要方式,台方想要获得先进的武器则连门都没有。其实,从特朗普政府的角度来看,拒绝台当局的军购大单并非偶然。当前,美国自身经济存在严重问题,国债高筑,每年财政支出远大于收入,在这样的背景下,单纯依靠台军购来缓解经济困境,犹如杯水车薪,且可能引发中国大陆更加强势的反制。此前大陆对关键稀土出口实施管控,更是直接掐住了美方的脖子,对美国半导体和军工产业造成极大的冲击。

从政治方面考虑,美方持续打“台湾牌”并未能取得其预期的战略效果,反而让自身陷入更多麻烦。特别是在关税战中,美国已经明显落于下风,特朗普一再请求重启中美对话与和谈。因此,拒绝来自台湾当局的军购大单,无疑是在重新审视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策略,试图寻找新的平衡。几乎与此同时,美军印太司令帕帕罗帕帕罗指出,解放军军事力量迅猛扩张,在海上、空中乃至导弹对抗等诸多方面,美军已明显处于劣势。

帕帕罗直言,以舰艇生产能力为例,解放军目前军舰产能是美军3倍以上。按照这样的趋势,未来几年内,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海上力量优势可能彻底丧失。同时,在水下潜艇部队与太空领域,尽管美国暂时还有一定优势,但解放军的追赶速度也让美军倍感压力。此外,台海局势因“台独”势力挑衅而持续紧张,中国大陆的对台策略也从“温水煮青蛙”升级为“大火快炖”。美国五角大楼兵推数据更是让美军高层悲观,多次兵推介入台海冲突的结果均以惨败收场。这些情况令他时常令夜不能寐。

有观点指出,美军司令的这番言论,虽有炒作“大陆军事威胁”,争取更多防卫预算的考量,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方已无力阻止两岸统一的现实。美方非常清楚,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实力的迅猛增强,两岸统一已经势不可阻挡,一旦他们同意将先进武器出售给台湾地区,最终还是会落到解放军的手中,这也说明美国压根就没有出兵协防台军的想法。马英九的前核心幕僚苏起也表示,大陆会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台独”若引爆台海冲突,解放军必然会采取雷霆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美军也绝不会来“救台”。

要知道,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这是历史和法理事实。无论是古代中国对台湾的有效管辖,还是近代《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对台湾主权归属的明确规定,都确定了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大陆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军事实力的迅猛增强,我们不仅已经能够有效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而且还做好了“快刀斩乱麻”的准备,这也意味着两岸统一已经势不可挡,而“台独”终将淹没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