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罚17.4亿元! 特斯拉智驾神话破灭, 懂车帝榜单成最大讽刺

不久之前,特斯拉智驾被懂车帝推上神坛。结果回旋镖马上就来,特斯拉在一场智驾车祸中败诉,被美国法院判罚17.4亿元。这场案子,不仅让特斯拉首次为“智驾缺陷”买单,更将懂车帝不久前发布的智驾测试榜单,推上了尴尬的审判席。当美国法庭用法律丈量特斯拉智驾缺陷时,某些评测机构的“满分好评”,突然成了最刺眼的黑色幽默。

1. 17.4亿的天价罚单砸下

8月的第一天,特斯拉迎来当头一棒。美国佛罗里达州陪审团裁定,特斯拉智驾案件首尝败诉。这个案件涉及到,2019年一辆配备智能驾驶系统的Model S所致的致命车祸。法院认定特斯拉必须承担部分责任,由此判定特斯拉必须向一名遇难女性的家属及一名伤者,合计支付约2.4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7.4亿元)赔偿金,以阻止特斯拉未来的类似行为。对此,马斯克当天表示,特斯拉将提起上诉。

2019年4月,McGee驾驶一辆特斯拉Model S,并开启了特斯拉增强版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在行驶过程中,他的手机滑落在车内地板上。他当时认为Autopilot会帮忙驾驶,于是低头去捡手机,结果撞上了一辆雪佛兰SUV,导致一死一伤的悲剧。作为驾驶员,McGee对自己疏忽驾驶没有异议,他法院认定必须承担三分之二的责任,但是特斯拉也要承担剩下的三分之一的责任。

2. 误导了公众的安全预期

或许有人觉得,该事故是驾驶人McGee的责任,特斯拉无辜背了锅。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法院之所以让特斯拉承担三分之一的责任,在于特斯拉和马斯克在过往的营销宣传中,夸张和夸大了自己智驾的技术能力,误导了公众的安全预期。这一点,是导致该事故发生的一部分原因。例如,虽然特斯拉的智驾技术是辅助驾驶系统,但是依旧将其命名为Autopilo(自动驾驶),这就可能引发公众误会。

2016年,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认为我们将能够证明我们能够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从硬件角度来看,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决。”最具争议的一个宣传是2016年特斯拉发布的一段视频,称其硬件平台支持全自动驾驶,称“驾驶员仅因法律原因坐在驾驶座上”。但该视频后被多方证实为为误导性宣传,实际所用路线早已预先测绘,而视频中的车辆并非真正自动判断路径。基于这些原因,特斯拉这次败诉,一点也不冤枉。

3. 懂车帝榜单成最大讽刺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在特斯拉败诉消息传出的前些天,懂车帝进行了一场备受争议的智驾技术测试。特斯拉以遥遥领先的姿态,在智驾测试中高居榜首,力压其他所有国产汽车,简直就是断层式领先。于是,特斯拉的智驾技术,被懂车帝推上神坛。但是很多网友对此不以为然,例如跟车距离不一样、人工干预变道等,由此认为此次测试,可能存在人为非客观因素,所以才让特斯拉排在首位,把备受市场欢迎的华为问界等国产车型排在后面。

懂车帝智驾测试的争议还未落下帷幕,特斯拉智驾案件就在美国法院败诉,吃了一个17.4亿元的天价罚单。懂车帝的脸被打得生疼,它的测试在美国法院面前,瞬间成了笑话。事实上,国外也有智驾测试,结果跟懂车帝的刚好相反。例如在德国的测试排名中,前五名被中国汽车包揽。华为M9排名第一,百度极越01排名第二,小鹏X9、理想MEGA、蔚来ET7分别位居第三、四、五,特斯拉却仅排在四十名,在榜单上垫底。

中国某些评测机构忙着给“洋品牌”贴金,却被血淋淋的智驾事故和法院开出的天价罚单,给狠狠打了脸。真正的智能驾驶,不该是营销话术的堆砌,不该是评测榜单的数字游戏毕竟。车轮上的安全,容不得半点“测试滤镜”;技术进步的勋章,不该由“吹捧”来颁发。另外,我们在驾驶过程中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不能被车企们夸张的智驾宣传所蒙骗。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哪怕车企会承担相应责任,但最终受伤甚至承担更严重后果的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