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新通路,破局恶性胸水!新技术为晚期肺癌患者打开生命之窗
肺癌,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健康杀手”,一旦进展至晚期,约60%的患者会面临一个更加凶险的“敌人”——恶性胸腔积液。它不仅让患者饱受呼吸困难、剧烈咳嗽和胸痛的折磨,生活质量一落千丈,更如同一个残酷的“倒计时器”,将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压缩至短短3-12个月。尽管医学不断进步,但传统治疗手段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控制效果仍不尽如人意,而南京市第二医院肿瘤四科副主任医师朱传东和团队积极探索的PD-1单抗胸腔灌注治疗,正为这些患者带来新的曙光。
“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常见且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并发症,就像一潭‘毒水’,不断侵蚀着患者的肺部和生存希望。传统治疗手段如胸腔引流、胸膜固定术以及常用药物灌注等,存在很多局限性。”朱传东介绍,胸腔引流虽能暂时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可积液极易复发;胸膜固定术对部分患者效果欠佳,还可能引发胸痛等不适;而化疗药、靶向药和生物免疫制剂等常规灌注药物,化疗药局部刺激强、全身不良反应大且易耐药,靶向药和生物免疫制剂单独使用时对胸腔积液控制效果有限,总体疗效难以令人满意。“因此,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我们肿瘤科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朱传东说。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蓬勃发展,PD-1单抗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谈到它的作用机制,朱传东解释道:“PD-1主要在活化的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表面表达,而其配体PD-L1可在肿瘤细胞及部分免疫细胞上表达。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通过上调PD-L1表达,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性,实现免疫逃逸。PD-1单抗则通过阻断二者结合,恢复T细胞免疫活性,使其能重新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基于此,朱传东所在科室大胆探索,将PD-1单抗应用于胸腔灌注治疗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
“我们将PD-1单抗直接灌注到胸腔内,在局部形成高药物浓度,更高效地激活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全身不良反应。”朱传东介绍道。在临床实践中,这一创新治疗方法已初见成效,“有一位基因突变晚期肺癌患者,合并大量恶性胸腔积液,呼吸困难严重,生活质量极差。尝试多种传统治疗方法后效果不佳,我们为其实施了PD-1单抗胸腔灌注治疗。经过几个周期的治疗,患者胸腔积液显著减少,呼吸困难症状大幅缓解,复查胸部CT显示肺部病灶也有所缩小。如今,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能进行一些日常活动,病情也保持稳定。”
“确定最佳药物剂量、灌注频率以及联合治疗策略等。同时,探索如何精准筛选出最能从该治疗中获益的患者群体,提高治疗精准性,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朱传东打了个比方,“肿瘤细胞很‘狡猾’,它们会利用PD-1/PD-L1这个‘掩护机制’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捕’。而我们使用PD-1单抗,就是要识破肿瘤细胞的‘伪装’,让免疫系统能够重新发现并抓住这些‘狡猾’的肿瘤细胞。但目前我们还在摸索怎样才能以最高效的方式做到这一点,比如合适的治疗剂量和频率,以及筛选出最能从治疗中获益的患者群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病情。”据悉,为更好地开展PD-1单抗胸腔灌注治疗,南京市第二医院肿瘤科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治疗模式。朱传东介绍:“我们通过多学科协作,联合病理科、影像科等,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精准判断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加强患者教育,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治疗方案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此外,科室还建立了患者随访机制,定期跟踪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在肺癌治疗的征程中,南京市第二医院肿瘤科,凭借PD-1单抗胸腔灌注治疗这一创新手段,为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开辟出一条新的希望之路。“每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朱传东说这话时,墙上“医者仁心”的锦旗正微微反着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治疗方法将不断完善,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助力他们重燃生命之火,在抗癌道路上坚定前行。
通讯员 朱诺 实习生 葛雨琪 现代快报/现代 记者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