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陷承揽合同诉讼泥潭 企业合同管理再受拷问

据媒体报道,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哪吒汽车)因一宗“承揽合同纠纷”案件,将于2025年8月8日作为被告在桐乡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该案原告为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案号为(2025)浙0483民初1955号。

值得警惕的是,这已不是哪吒汽车首次因合同问题走上法庭。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近一年内该公司累计有350起开庭公告,其中129起为“买卖合同纠纷”,50起为“服务合同纠纷”,合同管理问题已呈多发态势。

法务压力频现,哪吒汽车隐忧重重

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一年之内高达数百起涉诉案件,无论在行业内还是资本市场,都是异常突兀的信号。作为行业“后起之秀”,哪吒汽车在销量爬坡的同时,其合同履约能力和法务体系正遭受严峻考验。

特别是在零部件供应链高度依赖外协生产的背景下,承揽合同的履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车安全、交付节奏乃至品牌声誉。

供应链协作矛盾浮现,背后或是成本压力博弈

本案的原告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知名汽车电子供应商,涉及领域通常涵盖智能灯光、车身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若此次诉讼涉入核心零部件承揽争议,则可能暴露哪吒汽车在压缩成本、抢占交付周期过程中与供应商间矛盾加剧的现实。

此外,从频繁的“买卖合同纠纷”与“服务合同纠纷”看,哪吒在应收应付账款管理、项目验收流程等方面存在系统性短板,亟需强化企业内部治理与供应链协同机制。

从合规视角看企业成长的“副作用”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从“拼规模”转向“拼质量”的关键阶段。一边是销量排名争夺激烈,一边是资本市场对财报合规、风控能力的持续放大镜。哪吒汽车若无法在法务风险上实现有效“止血”,将直接拖累其IPO、融资乃至品牌战略的推进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消费者与供应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合规建设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死底线”。合同频繁纠纷暴露出的不是偶发问题,而是体系缺陷的集中爆发。

跑得快,还要站得稳

哪吒汽车近年来在智能化、电动化赛道上取得一定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张产品矩阵与销售网络。但一场场合同纠纷提醒我们: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企业是否也把法务、合规和契约精神一同带上了路?

2025年8月8日的这场庭审,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法律博弈,更是公众和资本市场对哪吒汽车“企业治理能力”的又一次集中检验。

稿件参考来源:证星公司动态、天眼查APP、相关企业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