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疫苗,孩子健康的 “保护伞”
2025 年 4 月 25 日,我们迎来了第 39 个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简简单单的七个字,却蕴含着守护孩子健康的重大意义。
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最有效且最经济的手段之一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就像一座还在建设中的城堡,城墙不够坚固,很容易被外界的病菌 “攻破”。而疫苗,就是为这座城堡添砖加瓦,增强防御能力的力量。
常见接种误区:
(一)误区一:疫苗接种后就不会生病了
真相:疫苗的保护效果并非 100%,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少数孩子接种后可能仍会感染相应疾病,但通常症状会比未接种疫苗的孩子轻很多。此外,疫苗只能预防特定的传染病,对于其他疾病并无预防作用,因此即使接种了疫苗,孩子仍需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误区二:二类疫苗不重要,不用接种
真相:二类疫苗和一类疫苗同样重要,它们可以预防一类疫苗未覆盖的传染病,如流感、肺炎、水痘等。这些疾病一旦发生,可能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对于免疫力较弱的孩子。因此,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接种二类疫苗,为孩子的健康增加一道保障。
(三)误区三: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说明疫苗有问题
真相: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疫苗本身的特性、孩子的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有关,并非一定是疫苗质量问题。大多数不良反应都是轻微的、暂时的,可自行缓解。如果孩子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并由专业机构进行调查和评估,以确定原因。
(四)误区四:多种疫苗同时接种会影响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
真相:在合理的情况下,多种疫苗同时接种是安全的,且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目前,我国的免疫程序中就有多种疫苗同时接种的情况,如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可以同时接种。同时接种多种疫苗可以减少孩子的接种次数,减轻孩子的痛苦,提高接种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疫苗不能同时接种,如卡介苗和乙肝疫苗不能在同一部位同时接种,具体情况需遵循医生的建议。
在这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重视疫苗接种,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疫苗的保护下,远离疾病,茁壮成长,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