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T-72B3M根据特别军事行动(СВО)经验改进“动员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胡侃杂史 Author 慕慕华

自2022年2月特别军事行动(СВО)开始以来,T-72自然积极参与了战斗。而且,俄军方面几乎动用了该型坦克所有批量生产的改型,从最早的T-72"乌拉尔",到最新的T-72B3M 2016年型。

在某些情况下,后者展现出了在遭受各种反坦克弹药命中时,出色的战场生存力与可修复性。

然而,由于战斗强度极高,以及乌军(ВСУ)大量使用包括外国制造的反坦克导弹系统(ПТРК)和无人机(БПЛА)在内的现代反坦克武器,俄军坦克也遭受了相当沉重的战斗损失,同时暴露出一些结构性缺陷,主要包括:

动态防护单元对坦克前部,尤其是车体和炮塔顶部(上部投影)的覆盖面积不足;

炮弹弹药大量集中在乘员舱有限的防护空间内,在装甲被击穿后,容易引发火灾和弹药殉爆。

此外,在当时的局势下,有必要成倍增加可投入战斗的坦克数量——包括新造和经过大修并完成现代化改装的,同时必须尽快对现有坦克进行必要的改进。

至于上述暴露的问题,并不能说是突如其来的。

实际上,早在1990年代中期,在俄军大量投入北高加索地区作战时,俄式坦克生存力不足的问题就已经被充分认识。当时敌对的非法武装团体主要装备的是轻型反坦克武器(如RPG火箭筒和少量反坦克导弹)。

而在乌方使用了几乎全套反坦克武器(包括坦克本身),而且战术合理、使用密集。此外,一些武器型号(例如美制FGM-148"标枪"(JAVELIN)反坦克导弹)具备从上半球(顶部)攻击目标的能力——而顶部防护是坦克防护中最棘手的难题之一。

标枪反坦克导弹

Bayraktar TB2攻击型无人机(土耳其制造)

至于降低弹药爆炸的风险,部分通过限制每次作战任务前装填到坦克内的炮弹数量来实现——是否减少弹药,由车组自行决定。这种做法早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

而为了提高坦克防护水平,设计部门必须研发追加防护模块的安装方案,以缩小车体和炮塔的薄弱区域,同时采取措施加强上半球(顶部)的防护。

T-72B3M在城市巡逻

在一些情况下,反坦克弹药命中了车体的下前装甲板(НЛД),很大概率导致了装甲防护被完全贯穿。

2014年8月一次穿透结果,硬碰硬直接贯穿。

车体的上前装甲板(ВЛД)防护水平非常不均匀,因为其上部区域没有被动防护模块覆盖。

塔侧前部("颊部")安装的内置动态防护(ДЗ)模块之间留有相当明显的缝隙,此外还存在一些较大的薄弱区域(如炮盾、炮塔与车体结合部等)。

右侧颊部被击中,命中点正好落在内置动态防护模块之间的缝隙处。

左侧颊部被击中,命中区域没有被动态防护覆盖。从炮塔下部动态防护模块的盒体两端可以看到,盖子已经被取下,内部填装的爆炸反应装甲单元(ЭДЗ)清晰可见。

作为对比:经历过第一次车臣战争的T-72B。右侧颊部被击中,命中区域未被动态防护覆盖。1996年。

T-72B3M炮塔左侧的动态防护模块受损。动态防护单元正常起爆,乘员幸存。

实战中,车体侧面和尾部安装的防破甲弹格栅式护网被证明防护效果不足。

在增加战车生产数量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配套供应商的零部件供应问题,包括火炮系统和火控系统(СУО)组件的供应。因此,有必要在保证既定产量的前提下,研发替代型的坦克配置方案。

尽管如此,到2022年底,乌拉尔车辆制造厂科研生产公司(АО "НПК "Уралвагонзавод")还是向部队交付了一批改进型战车,这些坦克被临时称为"2022年型T-72B3M"。

这批坦克的武器系统配置有所简化,但主要重点放在了提升防护性能上:通过减少车体和炮塔的薄弱区域面积、强化对自上方攻击武器的防护,并通过降低在热成像和雷达频段中的被探测概率来提高伪装性能。

2022年型T-72B3M整体外观。可以看到部分车辆在车体上前装甲(ВЛД)处安装了附加的动态防护模块(并非所有车辆都安装)。

明显可以看到车体后部和炮塔后部增加的防护装置。

至于主武器方面,至少在部分经过改装的坦克上,仍然保留了原装备的125毫米2A46M滑膛炮,显然是动用了储备库存。因为当时尚无法保障2A46M5型火炮的足量生产,这既与新型特种钢材的使用有关,也与产品成本上升有关。

改进型坦克上取消了自动化火控系统(СУО),包括带输入信息传感器的弹道计算机,因此实际上在火控方面退回到了经典版的"T-72"状态——也就是在射击准备过程中,瞄准角度和侧向修正角度不再自动处理。

在炮手工作位上安装了热成像瞄准镜1ПН96МТ-02以及备用的光学测距瞄准镜1А40-4,这两者此前都用于标准T-72B3的火控系统中。

1А40-4瞄准镜具备独立的垂直方向视场稳定功能(水平方向则与火炮一起稳定),拥有8倍放大的日间光学通道,并内置了激光测距仪,测距范围为500到4000米,误差为±10米。

而关于1ПН96МТ-02瞄准镜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已知它基于非制冷探测器(矩阵)设计,在目标识别距离上低于"松树-U"(ПНМ "Сосна-У")瞄准镜(前者约2000米,后者约3300米)。

另一方面,目前尚不清楚它是否具有瞄准线稳定功能,是否配备了测距通道,以及能否使用制导导弹。就此我仍然没有确切数据。

在关于第103修理厂改装版T-62M坦克的文章中我们曾提到,1ПН96МТ-02瞄准镜机壳上有一块警告标牌,提示存在激光辐射危险。因此可以推测,T-62M上的该型瞄准镜内置了测距通道,甚至可能还有导弹制导信息通道。

但在本次T-72B3M坦克炮手位置的照片中,并未见到该瞄准镜上的类似警告标牌。

不过,弹种选择开关上有"У"字标记,即"导弹"的缩写。这表明坦克或许具备发射制导导弹的能力。

关于这一点,目前我无法提供更多的信息。

此外,还有关于改进型自动装弹机的情况。这种改进型装弹机可以使用高威力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БOПС)"铅-1"(Свинец-1)和"铅-2"(Свинец-2)。在炮身护罩上可以看到一个用于不同弹种修正参数的铭牌(在这里列的是穿甲弹)。铭牌上最后一项注明的是3БМ48弹,即1991年型"铅"弹。

因此,如果使用更现代的新型穿甲弹,就无法对其弹道特性进行修正了。

不过,在安装有火控系统(СУО)的坦克上,也同样配备有类似的铭牌。

总体来看,目前关于炮手瞄准系统及其功能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另一个特点是,热成像瞄准镜镜头保护盖的开启机构设计非常原始(简陋到令人咋舌),就是一根拉杆连接手柄与盖子。要开盖或关盖,炮手需要爬出舱盖。

相比之下,在T-72B1和T-72B3上,炮手往往需要完全探出舱口,拆掉4颗螺栓才能拆下盖子。而在这种"动员版"T-72B3M上,整个操作只需几秒钟。

1А40-4瞄准镜的入射窗口同样有保护盖,不过可以直接在炮手工作位上操作打开(推测可能是通过拉索传动)。

炮手-操作员工作位。

右侧是1А40-4型瞄准测距仪;左侧是配有视频观察设备的1ПН96МТ-02热成像瞄准镜。

在1А40-4目镜的左下方可以看到弹种切换开关,上面有"У"标记(代表"可发射导弹")。

1А40-4瞄准镜的控制手柄(俗称"切布拉什卡",意指像动画角色"切布拉什卡"的大耳朵)。

在炮身护罩上可以看到前面提到的铭牌,上面列有使用不同类型穿甲弹(БOПС)时需要输入的修正值。

1А40-4瞄准镜入射窗口的防护盖。

热成像瞄准镜前部的防护盖及其手动开启机构。

左方:125毫米火炮的炮闩部分——火炮闭锁机构的核心组件,负责弹药装填与击发。

右侧下方:存储装置——可能用于记录弹药类型或装弹序列的电子模块;

自动装弹机弹匣输出窗口的挡板——保护弹匣输送通道并确保装弹过程密封性。

右侧:托盘移除机构的收集器——回收发射后的弹药托盘;弹匣提升机构的导轨——引导弹匣从存储位精确提升至装填位置。

至于指挥官的工作位,从负面的"新变化"来看,可以提到的是没有"杜布尔"系统,即指挥官不能同时操作主武器和辅助手段进行射击。

指挥官的工作位

与指挥官观察仪器ТКН-3МК配套的没有热成像仪的观察视窗以及热成像摄像头控制面板,也没有"杜布尔"系统的控制开关。

观察到炮塔的后部。右侧是底盘托盘移除机制的窗口旁的尺寸标志和后尾灯的灯光系统(在标准T-72B3型号上这里是风速和气压传感器)。左侧是R-168-25У2无线电台的天线接口。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最多的改进涉及提高车辆的防护能力。为了减少敌方雷达和热成像设备发现和识别坦克的概率,坦克配备了"披风"类型的伪装涂层。塔顶、炮管伪装、前装甲板(VLD)和下装甲板(NLD)的弱点区域面积得到了缩小,通过安装额外的"Kontakt"反应装甲容器,容器内部可以装配4С20或4С22反应装甲元素。塔后投影也通过安装与塔体两侧的反应装甲模块统一的反应装甲模块来进一步增强防护。塔体与车体之间的接合区域被反累积/反无人机防护网覆盖。车体的侧面护板沿整车长度进行了"Relikt"模块化反应装甲的加强,类似的反应装甲元素也加强了车体的尾部,并且去除了坦克配置中的反累积格栅。

额外的模块化保护块(例如带有固定角度安装的4С22反应装甲元素的帆布罩或金属容器,内部还可以放置缓冲材料层)可以安装在主要护板上,从而提高坦克在面对串联式累积弹攻击时的防护能力,包括正常情况下的攻击。坦克履带前方的上护板以及折叠式前盾板上也安装了额外的不可分离反应防护部分,这些防护部分包括外层钢装甲板、有机玻璃板、金属背板和橡胶底座。通过这些改进,弱点区域的面积已缩小到最小。为了保护坦克免受从上方攻击的弹药和FPV无人机的威胁,塔顶安装了额外的保护遮罩("烤肉架"),遮罩上加装了额外的反应装甲元素和电子战模块,塔体周围还加装了额外的反累积/反无人机防护网。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防护元素在特别军事行动之前就已在军队中进行过测试。特别是在2021年夏季的南方军区演习中,T-72Б3М坦克就使用了这种防护遮罩。不过,遗憾的是,这些改进并没有得到全面实施。配备了这些额外防护装置的坦克在"军队2023"武器展上进行了展示。

坦克炮塔特写。可以清楚看到安装的"Kontakt-1"反应装甲容器,以及固定在炮塔前侧块上的反累积/反无人机防护网。

炮管遮蔽部位的额外防护。

炮塔顶部前方用于安装额外防护遮罩("烤肉架")的固定支座。

烟雾弹发射器前方的额外防护措施。

车体下装甲板(NLD)的额外防护。

车体侧裙板上沿全长安装了"Relikt"反应装甲元素。

可以看到,塔后模块(装有反应装甲元素)安装位置高于车体侧裙板,并留有较大的间隙。

在前部折叠护板和履带上护板上安装了不可分离式反应防护模块。

安装了装有爆炸反应装甲(ЭДЗ)的金属容器侧面模块。

对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防护加装。

坦克T-72B3M首次公开展示加装炮塔顶部额外防护遮罩("烤肉架")之一。

地点:卡达莫夫斯基靶场,罗斯托夫州,南部军区。时间:2021年6月。

安装了电子对抗(РЭБ)模块"Тритон"。

根据网络上发布的信息,正在升级的坦克可以搭载V-92S2F柴油发动机(1130马力),也可以使用早期型号的V-92S2(1000马力)。

在升级配置中,坦克保留了驾驶员显示器系统(ДКМВ)以及后视摄像头。所有升级车辆均装备了早期型的直纹履带(与T-90A和T-72BA/B3上的相同)。

坦克驾驶舱。

总结来说,尽管武器系统配置有所简化,且缺少火控系统(СУО),但整体上,坦克依然能够胜任当前冲突中特殊作战环境下的战斗任务。同时,"乌拉尔机车车辆厂"(Уралвагонзавод)也能按需数量向部队供应车辆。

即便热成像瞄准具的性能有所削减,T-72B3M在夜战和恶劣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依然优于乌方装备的绝大部分未经现代化改造的苏制老式坦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更现代化的型号相提并论。

此外,即使使用标准的3БМ42"芒果"脱壳穿甲弹(БОПС),也能击穿大多数敌军坦克的正面装甲,包括如北约援助的LEOPARD 2A4等型号。

在防护方面进行的各项改进显著增强了坦克抵御各种累积弹攻击的能力(虽然具体的实施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且"Relikt"动态防护系统至今仍未完全配备)。

有趣的是,到2024年初,出现在乌拉尔机车车辆厂生产线上的所有T-72B3M坦克再次配备了完整的火控系统(СУО)。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在圣彼得堡(斯特列利纳镇)第61装甲修理厂(61 БТРЗ)进行大修和现代化改造的车辆。

乌拉尔机车车辆厂在2023年夏天向部队交付了又一批现代化改装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