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提出13条举措全面优化服务型制造发展生态|北京经济新航标
4月24日,北京市经信局发布《北京市服务型制造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5-2027年)》,聚焦北京市高精尖产业,从“发展新业态、提升创新能力、打造标杆示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四个方面,共提出13条举措,全面优化服务型制造发展生态,构建与首都城市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产出中的比重,形成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
北京市经信局信息软件处处长赵祥伟介绍说,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我们根据北京目前服务型制造发展情况,结合我市优秀制造业企业创新实践,提出了‘产品 服务 生态链’‘整机 数据 全生命周期服务’‘产品 系统集成’‘产品 个性化定制’‘生产 体验服务’等5种针对制造业不同细分产业、不同产品形态的五类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推动企业延伸先进制造业价值链,拓展产业链高价值服务环节。同时,也鼓励制造业企业积极探索创新更加丰富的‘制造 服务’相融合的新业态。”
赵祥伟表示,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定制化研发及供应链管理能力。发挥我市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提升工业设计能力及中试验证、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支撑能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企业培育方面,北京市将建立市区两级联动的服务型制造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发布一批典型应用和解决方案案例集,鼓励和引导更多制造业企业探索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在区域协同方面,围绕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协同发展任务,引导三地聚焦本区域优势产业和服务型制造特色模式,搭建服务与资源平台,创建京津冀服务型制造发展高地。
人才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赵祥伟表示,将鼓励产学研用各界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强合作,培养一批“既懂制造又懂服务”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队伍。同时,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与组织,搭建服务型制造创新研发与产业化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转型提供多元化服务。
作为共同发布方,曲美家居集团副总经理徐喆表示,“面对行业发展大势,我们选择聚焦北京北五环旗舰店等服务触点进行模式验证,严格按照《北京市服务型制造领航工程实施方案》‘打造联动京津冀、引领全国的创新发展高地’的战略部署,通过这些探索逐步完善‘产品 服务 生态链’协同创新的服务体系。这不仅是为达成“所见即所得”目标的努力方向,更是践行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协同发展任务、推动‘制造端到消费端全链路数字化融合’的关键实践;曲美作为‘北京市服务型制造企业’中的探索者,我们计划以北京北五环旗舰店为起点,通过构建‘系统化能力 用户导向设计’的服务模型,深度参与京津冀服务型制造高地的建设。未来将持续深化与政府政策导向的对接,依托‘市区两级梯度培育体系’的赋能优势,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硬件 软件 平台 服务’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为首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企业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