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关键零部件, 拿下批量订单, 均胜电子抢先布局机器人赛道
9月18日,均胜电子正式发布机器人AI头部总成和基于英伟达JetsonThor芯片的全域控制器,以及新一代机器人能源管理产品,再次彰显技术实力。
当前,汽车与机器人产业迎来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特斯拉、小鹏等头部企业争相入局,多种技术路径相继浮现,“具身智能”万亿赛道前景可期。
产业变革之际,均胜电子(600699.SH)正以全新“汽车+机器人Tier1”定位,瞄准机器人端侧算力不足、补能不便、制造成本过高、缺少应用场景等行业痛点,与合作伙伴携手加速机器人行业发展。
9月18日,均胜电子正式发布机器人AI头部总成和基于英伟达JetsonThor芯片的全域控制器,以及新一代机器人能源管理产品,再次彰显技术实力。资本市场也“闻风而动”,均胜电子近期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股价创下历史新高,最新市值超500亿元。
与行业共推机器人AI头部
AI头部总成,简单来说就是机器人的头部部分。据均胜具身智能总经理胡爽介绍,机器人的智能可分为移动智能、操作智能、交互智能三大类,头部总成产品便是将AI多模态交互模型能力嵌到其中,实现自然、即时、智能的交互。
均胜电子与智元机器人公司代表现场共同发布了这一“AI总成”。从现场演示来看,均胜电子打造的AI头部总成,高度集成了柔性显示屏、麦克风阵列、深度相机、转动控制等多种功能。
该头部总成所搭载的多模态AI交互系统,具备主动语音交互、人脸识别跟随、精准意图识别、实时图像生成等更智能、更自然、更实时的人机交互体验,让机器人“不仅懂你所言,更懂你所感”。并且,该头部总成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在车规级的先进制造技术与工艺加持下,不仅造型流畅美观,也更加轻便、稳固。
均胜电子董秘俞朝辉表示,不同机器人公司的头部形态都不一样,现在行业是百花齐放的状态,我们最重要的还是把产品的竞争力打造出来,让客户相信我们的技术在不同形态的机器人上都能应用。
今年上半年,均胜电子与智元机器人签约战略合作,围绕包括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攻关、定制化开发、测试验证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
海外客户方面,均胜电子已为某头部机器人公司批量交付机器人后脑勺、颈部、肩部、膝盖及手指等部件,同时正在探讨下一代头部显示方案和头部总成供货。
基于英伟达JetsonThor的“超级大脑”
除了机器人外在的头脑,此次发布会,均胜电子还发布了能够控制机器人全身的内在“超级大脑”——基于英伟达JetsonThor芯片的全域控制器。
这款最新的机器人全域控制器,AI算力高达2070TOPS,是上一代Orin的7.5倍,CPU性能提升3.1倍,整体能效比提升3.5倍,支持机器人端侧百亿级参数大模型实时推理,让机器人大小脑能够高效运行。此外,这款机器人全域控制器更是支持车规级接口与协议,在数据传输可靠性与设备时钟同步精度等方面带来大幅升级,轻松应对高动态、高精度的复杂场景。
胡爽指出,汽车行业与机器人行业天然具有同源性和协同性。基于几十年的技术研发积累,均胜把车规级的标准体系引入机器人行业,能够保证机器人大规模量产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发布会上,均胜电子还与瑞士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RIVR(RIVRTechnologiesAG)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为这款全域控制器揭幕。
具体来看,RIVR通过将轮足式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大幅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可持续性,解决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难题。均胜电子将为RIVR提供定制化机器人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和机器人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并依托全球灵活的供应链和生产制造能力,赋能RIVR在北美、欧洲及亚太地区的业务拓展。
胡爽坦言,在之前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更多是欧美来主导,国内更多是学习,但在如今的机器人行业,不论零部件还是整机本体,主要是国内在引领,反向输出给到海外的机器人公司。
新一代机器人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如果说“超级大脑”解决了机器人的思考问题,均胜电子发布的新款电池包和充电系统则解决了续航问题。
据介绍,新款机器人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大于280Wh/kg,能够支持最大36A持续放电,而且从电量0充至80%仅需10分钟,循环寿命超过1000次。在电池包形态上,有嵌入式与背包式两种,分别适用于机器狗、轮式人形机器人和双足人形机器人。
均胜电子机器人新一代无线充电系统,则能让机器人充电彻底摆脱人工干预,在多种环境下自动充电。2025年以来,均胜电子机器人能源管理相关产品已经向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合作伙伴送样。
目前,均胜电子机器人关键部件解决方案已基本搭建完毕。此次发布的全新产品与此前的胸腔及底盘总成、传感器套件等机器人解决方案,形成完善的产品矩阵体系,使均胜电子具备系统化支持机器人公司产品的研发与制造能力。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全面突破4800亿元,至2031年有望突破万亿大关。具身智能当前已在柔性制造、交互服务、科研教学等场景实现小规模商业落地,预计3年内还将催生康养陪伴、商业服务等十余个新兴细分市场。
谈及业绩贡献,俞朝辉表示,机器人其实刚进入产业元年,前景广阔,但未来要做到多少营收,还要取决于公司的产品创新和行业发展速度。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均胜电子在人形机器人业务上持续推进与国内外头部客户的合作,有望为公司开辟汽车业务以外的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