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就业服务驿站:托起临时遇困群众的希望
“蒲公英”就业服务驿站(引题)
托起临时遇困群众的希望(主题)
陕西日报记者 杨小玲 通讯员 魏鑫倩
4月15日一大早,43岁的李大山就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这名曾在街头徘徊的临时遇困人员,如今眼神里满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转变,得益于西安市救助管理站“蒲公英”就业服务驿站为他提供的就业帮扶。
3月23日20时许,西安市救助管理站街面救助小组工作人员在日常街面巡查时发现,李大山侧躺在街边屋檐下。工作人员立即上前询问。
“我来西安是想找个能管住宿的工作,但半个多月了,找工作四处碰壁不说,带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现在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李大山满眼无助地说。
了解到李大山有务工意愿且具备劳动能力后,工作人员一边安慰李大山,一边说西安市救助管理站设有“蒲公英”就业服务驿站,可以为他提供就业帮助。李大山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在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为他安排了可口的饭菜。同时,“蒲公英”就业服务驿站的工作人员立即展开行动,为李大山在众多就业岗位中进行筛选匹配,并初步联系了几家工作单位。最终,李大山成功应聘了一家企业的清洁工岗位。
得知这个岗位管吃管住后,李大山开心不已:“太感谢你们了!这些日子因为找工作的事,我都快急死了,这下可算有着落了!”
2月26日,西安市救助管理站携手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长安区零工驿站,成立“蒲公英”就业服务驿站,主要针对走失、找不到工作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开展就业帮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实现就业信息共享,并为有务工意愿但缺乏技能的救助对象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帮助其提升就业竞争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我们希望救助管理站不仅是临时遇困群众暂时的避风港,还是积极‘造血’的助推器。我们将以服务链条的延伸,助其实现从‘暂时停靠’到‘自立启航’的华丽转身。”西安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