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中航基金总经理变更:裴荣荣履新,年内中小公募高管频繁变动

2025年4月19日,中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裴荣荣新任公司总经理,已于4月17日正式上任。裴荣荣此前担任中航基金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等职务,此次履新标志着中航基金在经历长达九个月的“海选”后,最终选择内部提拔的方式填补总经理空缺。裴荣荣的任职背景丰富,曾在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并于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担任中航基金财务总监,此后逐步晋升至公司核心管理层。

中航基金成立于2016年,由中航证券和北京首钢基金分别持股55%和45%。近年来,公司高管团队及股权的稳定性备受关注。2024年12月,中航证券曾拟转让所持中航基金10%股权,但最终未改变公司实际控制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航基金旗下共有28只基金,合计规模439.23亿元,其中固收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合计368.59亿元。

此次裴荣荣的履新并非孤例。2025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高管变动频繁,尤其是中小型公募和次新机构的管理层更替现象尤为突出。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9日,年内已有113位基金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涉及61家基金公司,其中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变更人数分别达11人和31人。例如,2025年4月,天治基金总经理许家涵因个人原因离任,由董事长柴晓秀暂代总经理职务;华润元大基金总经理江先达也于3月29日离职,由黄震接任。

中小公募高管频繁变动的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资管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管需求加大,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部分公司未能完成考核目标的高管被撤换。另一方面,中小型公司控股权变更较多,股东方的战略调整也推动了管理层变动。例如,中航基金原总经理刘建于2024年7月离任后转任督察长,这一调整被公司解释为股东方为长远发展所作出的安排。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高管变动已成常态化现象。2019年至2024年,每年均有上百家公募高管变更,变更人数均超过300人。尽管适度的人才流动有助于行业竞争,但过于频繁的高管变动可能对基金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董事长和总经理等核心管理层的变动,往往会影响公司的人事、财务等关键政策,进而波及公司整体运营。

中航基金此次选择内部提拔裴荣荣担任总经理,或许是为了保持管理层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然而,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小公募如何在高管频繁变动的环境中实现稳健发展,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未来,基金公司需要在引入新人才与保持管理稳定性之间找到平衡,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提升公司业绩。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