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壹度丨AI玩具销量年同比增速超200%“情绪价值”这么值钱?
四川在线记者行晓艺
AI玩具火了。今年6月,OpenAI宣布与玩具巨头美泰(Mattel)合作,计划将AI技术融入传统玩具;同月,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推出AI玩具的开发套件“EchoEar喵伴”;7月,京东集团发布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为AI玩具提供大模型驱动的对话交互能力……与此同时,今年阿里、美团等大厂高管辞职创业,纷纷选择了AI玩具这个新兴赛道。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AI玩具产品销量环比增长达6倍,AI玩具销量年同比增速超200%。
目前市面上的AI玩具有哪些?为何会爆火?还存在哪些痛点?近日,记者对相关企业、专家进行了采访。
看市场:AI玩具的消费群体正拓展至各个年龄段
8月26日,记者来到成都IFS的“玩具反斗城”商店,店员给记者推荐了一款“菲比小精灵”的AI玩具。“这款有600多种音效,给6岁以上的小孩玩。孩子发出指令,玩具就会做对应的动作,特别萌。”店员说,今年以来,店里引进了好几款AI玩具,销量还不错。“有一些AI玩具,融合DeepSeek、豆包等AI大模型,还能为小孩提供学习辅导、多语言互动等智慧服务。”
打开淘宝、京东App,记者搜索发现,现在市面上的AI玩具主要有AI毛绒玩具、AI挂件玩具、动漫IP玩具和AI群机器人玩具等产品形态。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其中,AI毛绒玩具、AI早教机、AI宠物等品类下单率较高。
京东APP上搜索的AI玩具。
不仅是“哄娃神器”,AI玩具的消费群体正拓展至各年龄段。
成都雨之灵动科技有限公司是成都一家聚焦“AI+IP+潮流玩具”的企业,今年10月将推出一款名为“walulu”的成长型AI智能毛绒伙伴。
“玩具面向18—35岁的都市年轻女性,集情感陪伴、智能互动、养成玩法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该公司CEO顾小毛告诉记者。
“我们运用大模型,收集了上百种猫咪的动作来建模。”顾小毛说,同时运用AI情感识别引擎、AI多模态交互技术,可实现数千种动作和情绪的响应能⼒,情绪判断准确率达90%以上;玩具还能储存100条情绪事件,具有记忆功能。
顾小毛称更重要的是它的社交属性。玩具会配套一个小程序,在小程序上,玩家可以在宠物朋友圈中分享与猫咪的瞬间,与其他⽤⼾进⾏交流互动。
广东是AI玩具增速爆发较为快速的地区。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商务经理吴勇生告诉记者,销量比较火爆的是米塔猫、米塔狗,受众覆盖老年群体。“瞄准‘银发经济’这片蓝海,为老年人提供‘情绪价值’。”吴勇生说,公司新推出的手宠pawbots系列赶着这个月的机器人大会提前展示,现场加微信预购买人数就达500多人。
“AI玩具的好处在于,比传统玩具体验更‘鲜活’,比真实宠物更‘轻负担’。很适合我这种i人。”“00后”李梓莘告诉记者,想倾诉就倾诉,不用在乎对方的感觉,一切都变得很轻松。
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米塔猫、米塔狗,受众覆盖老年群体。(受访者供图)
看发展:“陪伴经济”促玩具产业转型升级
“AI玩具爆火的背后,是情绪价值,是陪伴经济。”顾小毛说,比如针对年轻人和上班族群体,AI玩具逐渐成为他们缓解压力的“电子宠物”,这带来了较大增长空间。
高需求、高单价、高利润,AI玩具正成为玩具产业寻找新增量的关键点。
不同产品形态,有不同的毛利空间。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普通款价格69.9元,AI智能款价格399元,约是普通款的5.7倍;汤姆猫普通的故事机售价75元,AI陪伴机器人售价近2000元,约为普通版的26倍。
在智能感知与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浩看来,AI玩具火爆,还因为DeepSeek等大模型的开源,降低了AI玩具的开发门槛和成本,让更多企业能进入该领域。
痛点也暴露无遗。记者了解到,一些买家反馈,现阶段的AI玩具就是“毛绒玩具+语音盒子”,语音聊天AI味重、响应迟钝等问题比较突出。
“本质是当前产品未突破‘功能性交互’的局限,AI模型进化是重点。”吴浩说。
AI模型调优,需聚焦垂直领域痛点。例如,儿童AI玩具需专门优化“低龄段语音识别”,应对吐字不清、方言混杂问题,并结合发展心理学设计反馈策略,对学龄儿童用引导式提问;面向中青年的心理陪伴玩具,要强化“情感意图识别”模型,能从简短对话中捕捉焦虑、压力等隐性情绪。
也有企业不赞成植入语音。四川酷盼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推出了“仿生猫”产品,专为老年群体情感陪伴需求设计。该玩具一上市,已带动公司智能仿生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近80%。该公司业务经理张钦耀称,公司暂不打算植入对话,这样会破坏玩具整体的仿真度。
“我非常看好AI玩具的前景。”吴浩表示,从市场数据来看,今年,中国AI玩具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亿元,其中情感陪伴类产品年增速高达173%。“这种爆发式增长,并非短期风口,而是源于‘家庭陪伴需求升级’‘AI技术场景化落地’的双重刚性驱动。”
“要实现AI玩具长期发展,除了模型的进化,核心还是回归‘玩具本质’与‘用户价值’。”吴浩说,AI玩具应成为有温度、有价值、守边界的陪伴者。只有将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伦理规范深度结合,才能推动行业从短期“爆发”走向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