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特朗普,又打破一惯例!

特朗普,又打破一惯例!

陆弃

文丨陆弃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再度成为众矢之的,这一次的焦点并非他喧嚣的竞选演讲或狂妄的社交媒体发言,而是一纸来自前美国就业机会均等委员会(EEOC)委员乔斯林·塞缪尔斯的诉状。她指控特朗普在未说明任何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将其非法解职,要求恢复其职位。这一行为打破了EEOC成立61年来的惯例,更撕裂了美国联邦独立机构应有的宪法保护。表面上,这是一桩“任免纠纷”,本质上,却是一场对民主制度运作根基的粗暴撼动,是权力对法治边界的赤裸践踏。

塞缪尔斯的遭遇令人震惊,但在“特朗普治国逻辑”下却并不出人意料。这位前总统一贯藐视制度规范,蔑视政治传统,痴迷于以个人意志凌驾于一切之上。他曾多次以“总统行政权”为幌子,肆意开除不听话的官员、司法官、监察人,而如今,他的手终于伸向了象征公平与中立的EEOC。塞缪尔斯与另一名民主党委员夏洛特·伯罗斯原本将在任内维持该委员会的民主党多数,成为对特朗普政策的一道屏障。这显然是他无法容忍的政治“障碍”,于是毫不犹豫地将其清除。

然而,问题远不止于“清人出局”那么简单。按照《民权法案》第七章规定,EEOC成员一经参议院确认,应“任职至继任者被任命并获得资格为止”,除非有明显渎职、玩忽职守或效率低下等法定理由,否则总统无权罢免。这一制度设计,正是为了保障机构的专业性与独立性,使其能在党争汹涌的华盛顿独善其身。而特朗普的行为,不仅违反了这项基本规定,还让本就有空缺的EEOC直接跌破法定三人最低门槛,陷入运作瘫痪,堪称对职能机构的“政治阉割”。

这一切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在权力操作上的赤裸与粗暴。在他的逻辑里,凡是阻碍其政策推进的机构、官员、制度设计,全都可以被“总统权力”强行打断、打碎、打掉。他不信任制度,不尊重分权,也不在意长远影响。他的所作所为,无非是让更多机构沦为权力的工具、党派的武器,最终为他个人的政治路径扫清障碍。这种对宪政精神的无情践踏,已经成为特朗普政治风格的核心,也正是美国民主逐步崩塌的真实写照。

对此,白宫发言人的回应竟是“总统有权罢免行使其行政权力的人员”,完全无视EEOC独立机构的法律定位。这种说辞,不仅掩盖了非法解职的实质,也试图借“宪法”之名为任意妄为披上合法外衣。如果法院最终认可这种行为,将为未来总统开启任意驱逐独立机构成员的危险先例。届时,不只是EEOC,所有联邦独立机构的稳定性与公信力都将面临系统性崩解。

今天是EEOC委员被无故解职,明天就可能是环保署、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联邦贸易委员会……任何一个机构都可能成为权力的猎物。特朗普的所作所为,事实上已经开启了对联邦制度稳定性的系统性侵蚀。曾几何时,美国以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自诩为“民主灯塔”,而今,这盏灯在特朗普手中正迅速黯淡。

在国际上,这起事件无疑会进一步削弱美国的制度权威。面对全球范围内的民主倒退潮,美国本应为世界提供治理榜样,但现实却是自己深陷政治极化、制度撕裂、党派极端化的泥潭。当一个总统可以不受约束地篡改独立机构构成,只为确保政治控制力,所谓“制度优越”就成为了一句空话。甚至可以说,特朗普在卸任之后仍对联邦体制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力,本身就是美国宪政失控的标志性事件。

塞缪尔斯的诉讼意义远超个人,她是在向整个社会发出警告——联邦制度不再稳固,权力之手正在打破那道独立与中立的最后防线。这不是一场技术性的法律争议,而是一场涉及宪法权威、政治操守与体制底线的全局性博弈。若司法系统对此缄默,未来谁都可能成为权力肆意伸张的牺牲品。塞缪尔斯起诉特朗普,不只是为了一个席位的归还,更是为美国的宪政结构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