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半年报揭幕: 战新业务重构增长逻辑 “AI驱动”潜力初现

飞象原创(高靖宇/文)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和行业转型压力,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整体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动能转换”的答卷。在传统通信业务增长趋缓的背景下,新兴业务异军突起,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经营底盘稳固业绩稳健增长

尽管面临市场饱和与转型压力,三大运营商凭借多元业务布局,整体业绩展现出较强韧性,上半年均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但在营收方面,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实现了增长,中国移动出现了窄幅回落。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实现营业收入5438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4670亿元,同比增长0.7%;净利润为842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数字化转型收入达1569亿元,同比增长6.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到33.6%,同比提升1.9%。

中国联通日前披露,上半年收入规模稳中有升,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利润总额达177亿元,同比增长5.2%。净利润为63.49亿元,同比增长5.1%。

中国电信14日公布的业绩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收入为271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3%,其中服务收入为2491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为230亿元,同比增长5.5%。

三大运营商2025年上半年业绩市场承压明显,尤其在传统通信业务领域,以中国移动为例,上半年其c端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4.3%。放到具体业务来说,无线上网业务收入同比下滑4.7%,语音业务、短彩信业务收入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另外两家运营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同期增速也明显放缓,其中中国联通净利润增速已连续5年下滑。

战略新业务已成为运营商转型的核心支柱和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中国电信数据显示,上半年天翼云收入达573亿元;智能收入达63亿元,同比增长8.4%;卫星收入同比增长20.5%,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71.1%。

中国移动则加速“由云向智”升级,报告期内,移动云收入达到561亿元,同比增长11.3%。5g垂直行业应用保持领先,5g专网收入快速增长,达到61亿元,同比增长57.8%。

中国联通上半年算网数智业务收入达到454亿元,占主营收入比上升至26%;联通云收入达到376亿元,同比增长4.6%。

在传统业务增长承压的背景下,三大运营商的产业数字化业务正在逐步成长为业绩增长新引擎,为通信行业穿越周期提供关键支撑。

从战略布局到规模落地,“ai驱动”潜力初现

2025年被视为ai规模化商业落地的关键之年,三大运营商均将ai提升至核心战略,加速技术攻坚与场景渗透。

“当前,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企业发展进入关键期。”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中国电信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智惠”战略,强化创新引领的基础业务和产数业务双轮驱动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让智能红利更好惠及千行百业和千家万户。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说,公司在ai方面的收入主要来自ai算力的提供、人工智能大模型服务、数据加工和数据标注及各类ai应用四个方向,未来,会积极拓宽ai的应用场景。”

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表示,伴随着公司向新升级,网络正在从通信网、互联网向数据网、算力网、智能网演进,也就是从“通信管道”向“ai生态”演进。“随着算力、数据、智能的融合创新和规模应用,这些成果必然会为公司带来更大的新价值。”

在ai能力建设上,基础设施升级、算力规模提升、技术平台优化,为ai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上半年业绩报告,中国电信拥有自有智算资源43eflops,数据中心机架超58万架,算力枢纽间400g高速互联通道超50%。

中国移动智算总规模达61.3eflops(fp16),自建智算达33.3eflops。idc机架超66万架,为全国之最。中国移动能力中台aaas上台能力规模超1300项,上半年能力调用量8035亿次。中国联通智算总规模达30eflops,idc能力储备达2650mw,具备万卡集群管理能力,服务超280家云服务商,连接超400个数据中心。

在ai技术应用方面,中国电信打造160余个ai应用,覆盖ai商机挖掘、客户洞察、智慧推荐等场景,服务约6万名一线员工,月调用量超2000万次,智能客服占比达到87.5%。中国移动7万数智员工在岗应用,累计减负700万人天;“增强智能客服”大模型应用扩大,“ai+服务”占比较上年底提升5.7个百分点。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赋能客户服务,智能服务占比达到84%,问题解决率达到99%。

三大运营商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在用户红利减弱、创新周期迭代的背景下,ai、云等新动能培育,推动利润指标持续改善,折射出运营商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运营的战略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