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人生最低谷时所写的诗歌依然豪迈!字迹却写到了巅峰!
面对人生困境,你的选择是什么?是放弃?还是继续前行?相信,朋友们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伟人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引领,而这首诗歌,就是伟人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创作的,不仅如此,而且字迹却写到了巅峰!
看到这首诗歌,总是会让人忍不住地盛赞:诗书合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慨呢?
无论什么诗歌读这首诗歌,都让人豪情万丈,“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伟人创作这首诗歌,可以说是伟人人生最低谷的时刻,众所周知,在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这就是当时的历史背景
而到了6月下旬,在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上,红四军内部对建军原则,以及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等问题,产生意见分歧,伟人的正确主张,却没有被多数同志理解和接受,在这种情况下,伟人也未能继续当选前委书记。
不仅如此,此后,他身患疾病,在闽西一边养病,一边开展地方工作,虽然身处这样的环境,但是伟人依然有着诗歌创作的雅兴,通过这种重阳述怀,表达了诗人对革命根据地、革命战争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伟人宽广的胸襟,以及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首诗歌的内容,不仅是千古绝唱,而且字迹书写,更是已入化境,堪称巅峰,通篇上看,那种豪气万丈的表现,跃然纸上。
同时,我们也看到,通篇布局上,是一种纵横穿插的迹象,不仅如此,有的列,还穿插到其他列中,更加难得的是,不少点画,不仅仅是夸张,而且其夸张度之大,颠覆了我们的审美。
字形大小上,随机而变,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都是自然的安排,都是一种出自真情的自然流露,气吞山河,那种磅礴的气势,更是让人无法阻挡,看到这样的字迹,相信,一切困难在你的面前,都会变得如此渺小。
而线条上的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疾涩感,更加突出,由此,不仅看到了超常的控笔能力,而且也能够感受到这种行笔速度的掌控,更是精妙,让人叹服。
在这幅作品中,也有不少的字眼,诸如开篇的第一个字“人”字,一上来,就将这种气势拉满,还有“岁”、“分”、“劲”、“廓”等等。
这些字眼,不仅成为通篇的亮点,而且你也能够感受到这种豪迈之气,更让人佩服的是,单凭这种气势,就完全能够征服你,不是吗?
笔者每次遇到困难后,都会欣赏,读读这首诗歌的手稿,从中寻找力量,也让笔者充满斗志,相信,很多朋友,也会有这样的做法的,每一次欣赏伟人的诗歌手稿,都是一种提升,都是一种内化,更是一种精神层次的提升。
从欣赏伟人诗歌手稿上,我们也感受到了伟人思想的博大,这也是我们学习的要点,以书法为媒介,以诗歌为媒介,更好地学习伟人思想,这是我们致胜的法宝,不是吗?
相信,也有很多朋友从伟人思想中受益,用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是吗?
在此,分享这份手稿,其目的,要让更多的朋友,能够从中获得力量和启示,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还请各位朋友,积极关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