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7年北京初步建成国家级区块链枢纽节点

昨日(29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委网信办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应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北京要在自主可控区块链技术支撑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底座能力上实现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国家级区块链枢纽节点。

持续推动数字经济转型升级

区块链作为产业数字化底层核心技术架构和重要基础设施,已成为发展数字经济和建设数字强国的重要载体,也是全球数据交易、金融结算、国际贸易、政务民生等领域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北京是全国率先出台区块链专项政策的城市之一,并率先建设区块链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经过5年发展,北京已初步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区块链科技创新高地、应用示范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创新人才高地。以“长安链”为代表的区块链技术不断突破,持续推动数字经济转型升级。

2021年,自主可控、软硬一体、开源开放的“长安链”技术体系诞生,并在关键核心技术、重大场景应用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牢牢占据市场占有率榜首位置,持续支撑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和超大城市的关键领域数字基础设施重大工程,涵盖税务服务、可信数字身份、不动产、政务、能源、金融、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正在支撑打造国家区块链网络枢纽,服务数据要素安全可信高效流转。

形成20个以上优秀应用案例

未来,下一代高可信区块链网络需要在速度、规模和安全性三个维度大幅提升性能,并通过超大规模应用“聚链成网”。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应对网络节点大规模增长带来的高吞吐量、低时延等技术需求,完善区块链基础设施布局,推动以点带面的标志性重大应用场景建设,《行动计划》瞄准下一代区块链技术前沿,以构建区块链自主创新体系、推动区块链扩面应用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底座支撑、场景牵引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北京区块链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是:到2027年,在自主可控区块链技术支撑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底座能力上实现显著提升。届时,将在区块链专用芯片、隐私保护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PB级可信存储等10项以上突破性成果,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5个重点领域形成20个以上优秀应用案例,初步建成国家级区块链枢纽节点。

助力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

《行动计划》提出三大方向重点任务。首先是聚焦区块链原始创新策源。重点强化区块链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密码学、机密计算、分布式系统等重点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实现拍字节级节点可信存储、万级链网可信互联、亿级可信身份互认,后量子密码算法硬件加速较CPU系统算子级计算性能提升不低于5倍。加强隐私计算技术研发。构建下一代高可信区块链网络试验验证平台、跨域数据要素流通平台,支撑超大规模复杂场景试验验证。

其次是完善区块链基础设施布局。打造国家级区块链枢纽节点,构建可信数字身份、分布式数据目录、存证服务、数据专区管控等安全可信区块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降低区块链应用开发门槛,提升区块链网络与实体产业融合效率。

此外还要推动区块链深度融合应用,打造区块链多场景标杆应用,推动区块链技术服务医疗健康数据融通,促进医保商保融合;汇通教育语料数据,赋能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打造大模型语料数据存证流通机制,助力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推动数据共享支撑金融服务供给增强;整合重点车辆数据和货运数据,助推交通运输服务提质。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