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杰:铁手“接骨” 钢轨“焊匠”丨奋斗华章·“手”创河南
在铁路建设和维护中,钢轨焊接至关重要。“接骨”接得好,才能减少列车行驶时的震动和噪音,提高铁路运输的稳定性。今天的“手”创河南,来认识一位钢轨“接骨师”——李会杰。
这双手,在3000℃钢水飞溅的焊花中精准“接骨”。
这双手, “玩转” 创新魔法,把扳手、破拆器这些 “老伙计” 改造成效率翻倍的 “新帮手”。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国铁郑州局南阳工务段南阳综合维修车间维修一队工长 李会杰:980(摄氏度)3分40秒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国铁郑州局南阳工务段南阳综合维修车间维修一队工长 李会杰:焊轨的话,基本上钢水的温度达到3000多度,就是拆开以后还有1000多度高温。焊接要质量达标,对轨时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
钢轨焊接工作工艺把控严格,16道工序环环相扣,时间精确到秒,精确度以毫米计算。钢轨“接骨师”李会杰操作着打磨机在缝隙间精准游走,将钢轨断面的凸起一寸寸剔净,让焊缝缓缓光亮平整。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国铁郑州局南阳工务段南阳综合维修车间维修一队工长 李会杰:温度、时间都要在指标内,才能确保钢轨无缝焊接。延长钢轨和列车的使用寿命。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
一次天窗时间是120分钟,维修人员要争分夺秒地除锈、对轨、装模、焊接。对李会杰来说,“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个形容词,而是必须守住的工作底线。怎样提高工作效率?李会杰有一个绝招:灵感来自一线,发明应用一线。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国铁郑州局南阳工务段南阳综合维修车间维修一队工长 李会杰:只有你经常在现场观察,才能研发出更好的东西。平常自己也没有别的爱好,下班以后就是坐在那里去想,今天作业中遇到的各项问题,在网上查,在书本上看。去触发自己的灵感。
道岔结构复杂,没有合适的维修工具,李会杰反复琢磨,购买齿轮,到工厂定制维修工具。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国铁郑州局南阳工务段南阳综合维修车间维修一队工长 李会杰:人工用传统的这个扳手去拆,2分钟到5分钟不等。这样套上以后,几秒钟就拆掉了。
经过无数次的调试、改进,李会杰成功发明了电动扳手辅力器、道岔对轨架、钢轨钻孔定位板、熔渣防溅挡板等三十多种创新工具。
国铁郑州局南阳工务段平顶山西线路车间助理工程师 王嘉森:挡火帘,快速扳手,还有定位板这一些发明。对现场作业有很好的帮助,也提升了效率。
国铁郑州局南阳工务段南阳综合维修车间维修一队线路工 宋超:李师傅这双手我感觉非常神奇,用着不是很顺手的工具,经过他的手改良之后,工具用起来就非常好用了。本来10分钟的活,现在1分钟就解决搞定了。
从钢轨“接骨师”到“发明达人”,高中学历的李会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00多项,获国家专利8项,30余项创新成果在铁路行业推广应用。近十年来,他倾囊相授,累计带徒弟500多人,带出高级工、技术能手等130人。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国铁郑州局南阳工务段南阳综合维修车间维修一队工长 李会杰:我的徒弟就是手把手地教,把我所学所知道的全部教,我都会跟他说你在现场中,怎么触发你们的灵感,研发更多好的成果。引导他们研发,让想创新能创新的人有机会、有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