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未经许可抓取其他百科网站60余万条词条并使用 构成不正常竞争被判赔800万元

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4月24日,北京海淀法院发布了十件涉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纠纷典型案例。在“百科词条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被告公司未经甲百科网站许可,通过技术手段批量抓取来自甲百科网站的词条内容60余万条,同时伪造用户信息,以普通用户发布的形式,将抓取的词条内容上传至其运营的乙百科网站。此举构成不正当竞争,被告公司被判停止涉案行为、消除影响并赔偿甲百科网站运营方经济损失500万元及合理开支300万元。

4月24日,北京海淀法院发布了十件涉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纠纷典型案例。在“百科词条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原告某网讯公司系甲百科网站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某在线公司为该网站的运营提供技术支持,并享有相应的商标权利。经多年经营,甲百科网站具有较高知名度,二原告对甲百科网站词条内容享有受法律保护的权益。被告某网络技术公司系乙百科网站的运营者。二原告主张某网络技术公司剽窃抓取二原告网站60余万条百科词条内容,用以填充其网站的百科词条,该行为严重消减了二原告的竞争优势并给二原告造成巨大损失,构成不正当竞争。

法院一审认为,二原告通过收集、存储、编排、管理、传播等经营活动,使得一个个单独用户生成的零散的词条内容汇总在甲百科网站,以内容集合的形式整体地向其他用户和社会公众进行传播,由此产生了独立于创建、编辑某一词条的用户所享有的相应权利的竞争性权益。二原告所提供的涉案服务,经过了其在合法经营中的各方面投入,满足了公众的相关需求,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竞争性权益,应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某网络技术公司未经二原告许可,采用技术手段,批量抓取来自甲百科网站中的涉案词条内容高达六十余万条,同时伪造用户信息,以普通用户发布的形式,将抓取的词条内容上传至其运营的乙百科网站中,向其自身用户进行展示和提供服务,涉及范围广,足以对甲百科网站产生部分实质性替代的效果。某网络技术公司的被诉行为既缺乏合法授权,又不当地损害了二原告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对社会整体福利并无增益,并将损害公共利益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之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故判决某网络技术公司停止涉案行为、消除影响并赔偿二原告经济损失500万元及合理开支300万元。

该案一审宣判后,双方提出上诉。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该案系全国首例涉百科词条数据竞争案件。百科词条类平台具有数量庞大、信息全面、更新及时的特点,以“百科全书”式的规模词条内容为用户提供了公共知识的获取路径。该案在竞争法视域下,将百科网站运营者通过收集、存储、编排、管理、传播海量百科词条所获得的利益纳入竞争法保护范围,并将平台该种竞争性利益与用户针对零散词条内容所享有的权益进行区分,同时从经营者利益、消费者利益和市场竞争秩序角度对搬运百科词条内容填充自身百科产品并向用户展示的行为予以否定评价。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