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长江,不一样!武汉破圈世界文旅版图
长江云新闻 2025-05-01 08:03:11
这个五一假期
长江上可以蹦!迪!了!
5 月 1 日晚 来武汉
体验这场 " 长江甲板声浪派对 "
11 艘长江游船同步上演



这个五一假期开始,持续 4 个月的 " 烟火武汉,遇见知音—— 2025 武汉长江旅游季 " 系列活动启动,让游客们在武汉尽享 " 长江 "" 知音 " 魅力,向世界递出一张 " 山水形胜,烟火升腾 " 的邀请函。
从樱花季的烂漫,延伸至长江文旅季的丰富多彩,武汉锚定 " 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 这一目标,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业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
何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联合国旅游组织专家、教授贾云峰表示:" 世界级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是指国内旅游者规模庞大、入境旅游者占比较高,集高质量、国际化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等于一体的地域综合体。"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汉 " 以文塑旅 " 优势显著,聚焦长江文化,不断增强国际化的旅游产品供给,创新性打造长江 IP 文旅产品。
长江知音文化游:沉浸江风与人文共鸣

5 月启幕的武汉长江旅游季,以 " 长江 " 与 " 知音 " 为核心,分为两大系列活动。" 潮武汉 " 文旅系列推出 " 璀璨长江倾城时光 " 嘉年华、" 武汉人游武汉 " 等主题活动;" 遇知音 " 演艺系列则汇聚多元演出,既有张韶涵、毛不易、老狼等明星领衔的太空奇缘音乐节、汽水音乐节,也有武汉 " 戏码头 " 戏曲展演等传统艺术盛宴。
" 一桥两山 " 山水游:漫步半城山水半城诗

以长江大桥、龟山、蛇山为骨架的两江四岸区域,集自然景观与历史底蕴于一体。从黄鹤楼的诗词意境,到古琴台 " 高山流水遇知音 " 的典故传承;从粮道街的烟火气,到红墙与黄鹤楼同框的网红打卡点,形成 " 山水长卷 + 人文史诗 " 的立体体验。
长江廊道生态游:废弃码头变网红打卡地

曾是废弃的杨泗港码头,通过生态修复,284 公里长江岸线与 112 公里汉江岸线串联成 " 五廊共生 " 的生态画卷,2024 年接待游客超 5000 万人次。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指出,长江生态廊道以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为理念,将自然修复与文旅融合,助力武汉成为国际旅游门户枢纽。
三大主题游串联起武汉的人文脉络、山水灵秀与生态蝶变,为游客呈现 " 大江大湖大武汉 " 的独特魅力。

以长江为纽带,武汉充分运用万里长江的 IP 元素,加强与兄弟省份深度对接,共绘长江中游 " 诗意走廊 "。
打造长江文旅品牌 IP。长江沿线省区市共同挖掘长江文化共性基因,在文化互兴、线路互连、客源互送、宣传互推等方面合作。比如,武汉正开展 " 我的家乡我的城 " 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合推广主题活动,并规划联合岳阳、长沙打造 " 长江文明之旅 " 线路,推出跨省联票、一程多站式旅游产品。

产品差异化创新。依据资源差异,促进文旅产品升级。五月开始,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武汉、长沙、南昌、岳阳四地优质旅游线路产品和优惠措施,吸引长江中游城市群市民游客参与 " 交换周末旅游计划 "。此外,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将联动长江中游城市多地文旅部门,共同开展 " 送你十万朵栀子花 " 活动。

世界级目的地需要硬核资源,更需国际化服务。武汉将 " 重信亲客 " 融入旅游服务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出行畅、环境美、服务优。

志愿者在武汉站为游客送上文旅大礼包
打造快进慢游的交通网络。增强国际交通通达功能,着力提升长江沿岸港口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将在景区加大运力投放,打造游客友好型城市。
营造赏心悦目的旅游环境。创新采用情境再现、情景表演、场景体验等方法,让城市文脉 " 流动 " 起来,让游客 " 智 " 享旅程。
擦亮 " 近悦远来 " 金招牌。从争抢流量到深耕留量,武汉以绣花功夫破题。五一期间,旅游消费维权志愿者服务队将悉心服务游客;黄鹤楼公园在地铁站、公交站设置分流提示牌;武汉火车站站区办新增文明接驳服务," 一对一 " 帮扶。

总监制:岑卓
监制:洪燕
编审:康耀方 谢珍 尚大原
统筹:罗峰
记者:杜瑞雪
编辑:刘蕊俊
美编:王子煊
责任编辑 刘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