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骁龙8s Gen4首秀!实测iQOO新机:原神60帧顺畅运行

最近一段时间,小雷收到了不少中端价位的手机,看得出来大多数国产厂商的发力重点还是放在 2000 元价位左右。

简单举个例子,像是 vivo Y300 Pro、OPPO K12s、荣耀 Power 等等,都精准卡在了 2000 块钱上下,想要在这个价位抢占一份市场。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不少品牌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卷续航、卷抗摔、卷影像上面,我是眼睁睁看着他们把电池从 7000mAh 卷到 8000mAh,把防水从生活防水卷到 IP65、IP68、IP69,唯有处理器始终原地踏步,多少是有点不把我们这群臭打游戏的放在眼里。

还好,至少还有 iQOO。

就在刚刚,蓝厂的小弟阿酷,赶在这四月快过去的时间点为我们带来了三款产品,分别是主打续航日用的 iQOO Z10x、主打高性价比的 iQOO Z10 Turbo,以及首批搭载高通新次旗舰芯片的 iQOO Z10 Turbo Pro。

(图源:iQOO)

去年那款 iQOO Z9 Turbo 嘛,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

骁龙 8s Gen3 处理器、独显芯片 Turbo、IMX920 索尼大底主摄、6000mAh 超大电池、官方没宣传但是口碑不错的 1.5K 144Hz 直屏 ......

相较于以往的 iQOO Z 系列,在外观设计、软硬素质上都获得了肉眼可见的升级,谁看了不说一句真香啊。

那么全新升级后的 iQOO Z10 Turbo Pro,能不能做到更香呢?

总之,跟着我盘下去就知道了。

事实上,作为市面上中端产品线的代表作之一,iQOO Z 系列起初是以性能而著称的。

初代产品 iQOO Z1 不仅搭载了当时的联发科旗舰处理器天玑 1000+,还配备了一块素质不错的 144Hz LCD 屏幕,配上旗舰水平的周边配置以及低至 2000 元左右的起售价,为该系列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对了,这机子貌似是我评测的第一款机子来着。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iQOO 就像抽风一样,把 iQOO Z 系列的定位一降再降,不仅产品配置 " 原地踏步 ",甚至会出现 " 反向升级 " 的情况。

你能想象,2023 年发布的 iQOO Z7,性能配置还不如 iQOO Z1 吗?

只能说这个情况,直到前代产品 iQOO Z9 Turbo 的出现才有所好转,后面的故事大家应该也都清楚了。

至于我们手上这款 iQOO Z10 Turbo Pro,甚至要赶上 iQOO Neo10 了!

诶,我可没有乱吹啊,这次 iQOO Z10 Turbo Pro,可是首批搭载了基于台积电 4nm 制程工艺的骁龙 8s Gen4 芯片的产品。

骁龙 8s Gen4 这颗芯片,虽然从名字上看像是骁龙 8 至尊版的同时代产品,但却没有用上高通自研的 Oryon 核心。

取而代之的,是一颗稍显熟悉的 CPU 设计,骁龙 8s Gen4 依然采用了 ARM 的公版核心架构,由一颗最高 3.2GHz 的 Cortex-X4 超大核和七颗频率各不相同的 Cortex-A720 大核组成,是目前高通第二款 " 全大核 " 处理器。

(图源:雷科技自制)

作为对比,这是前代次旗舰骁龙 8s Gen3 的参数。

从核心规格可以看出,这枚芯片的制程、CPU 架构和骁龙 8 Gen3 只是略有类似,更像是在骁龙 8 Gen 3 的基础上全新设计的一款 SoC,而非简单粗暴的降频阉割版,这是很罕见的。

从 CPU 规格来看,主要变化在于将 Cortex-A520 升级为能效更强的 Cortex-A720,整体频率略有降低,L2/L3 缓存也有一定程度的缩减,但是得益于 CPU 架构的整体升级,这颗处理器的性能和能效表现依然很值得期待。

这颗骁龙 8s Gen4 的 GPU 核心也做了更新,全新的 Adreno 825,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基本上是骁龙 8 Elite 上面那颗 Adreno 830 的缩减版,频率直接攀升到 1150MHz,理论性能和骁龙 8 Gen3 那颗 Adreno 750 差不多。

那具体的表现如何呢?我们直接上测试。

室温 24 ℃室内,在 Geekbench 6 中,iQOO Z10 Turbo Pro 的单核成绩达到了 2193 分,多核成绩达到了 7247 分。

横向对比的话,这个成绩在同处理器的产品跑分中处于中上水平;纵向对比的话,在大核频率相对更低的情况下,这个成绩和前代旗舰芯片差距不大,表现不可谓不亮眼。

在 3DMark 中,iQOO Z10 Turbo Pro 的Steel Nomad Light测试成绩达到了 1846 分,在压力测试中的稳定性则不是很理想,较高的频率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跑分的稳定性。

GFXbench 是安卓平台上的一款图形性能测试软件,主要测试设备在 OpenGL、Vulcan API 接口下的图形处理性能。

在曼哈顿 3.1 1080P 离屏项目中,骁龙 8s Gen4 跑出了 246FPS 的成绩,较前代提升 35%;Aztec 1440P Vulkan 项目中,骁龙 8s Gen4 跑到了 79FPS,较前代提升 43%,可以看到骁龙 8s Gen4 在 GPU 性能上提升相当不错,跑分成绩算是标准的旗舰水平。

在安兔兔测试中,iQOO Z10 Turbo Pro 跑出了 201w 分的综合成绩,其中 CPU 成绩和骁龙 8 Gen3 的成绩基本在伯仲之间,GPU 成绩则有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相当符合高通对这枚芯片的产品定位,而 iQOO 在周边配置上的堆料也让该机的跑分成绩在同样芯片的产品中鹤立鸡群。

只能说,跑分这一块,iQOO 确实是拿捏了。

测试完理论性能,那么接下来是万众期待的游戏测试。

在测试前提前交代下测试环境,本次测试基于 25 度的空调室温环境,手机使用 WiFi 网络,在游戏工具栏中选择性能模式,并在游戏中心里将能设置的游戏全部设置为高质量模式,手机调至 70% 亮度,以此看看 iQOO Z10 Turbo Pro 的实际表现如何。

在《英雄联盟手游》中,iQOO Z10 Turbo Pro 基本上能保持高帧率运行,虽在部分大规模团战中会偶有掉帧,但总体波动幅度不大,即便掉帧也能在瞬间回到固有帧率上,最高画质半小时测试下来 119.9 帧,核心功耗仅有 2.46w,发热量也比较小,看起来压力并不大。

接着,我们直接《原神》启动!

可以看到,在半小时的游戏过程中,iQOO Z10 Turbo Pro 都可以保证游戏的稳定运行,在最高帧 61 帧左右的情况下,平均帧数可以达到 60 帧,但是整机温度略高,实测半小时游戏后达到了 43°C 左右的水平。

当然,别忘了,iQOO 还有个" 双芯 "策略呢。

除了这颗骁龙 8s Gen4,iQOO Z10 Turbo Pro 还搭载了自研电竞芯片 Q1,可以带来领先行业的高分高帧游戏体验,让原生帧率上限为 60 帧的《原神》实现 1.5K 画质下的超分超帧运行。

当然,对于硬核玩家来说,《原神》现在已是明日黄花,《崩坏:星穹轨道》才是榨干极限性能的新贵呀!

于是乎,在半小时《崩坏:星穹轨道》超高画质 +60Hz 星槎海中枢跑图后 ...

我们可以看到,iQOO Z10 Turbo Pro 的性能,已经可以应付这个画质的《崩坏:星穹轨道》,在没有过热的情况下,游戏帧数会在 45-60 帧之间不断变化,但并不会因为触发温控导致帧数呈断崖下降,最终平均帧率来到 55 帧,结束时的温度更是来到了 44.4°C。

该说不说,这 1150MHz 的 GPU,还真不是一般的手机能压得住的。

前面的测试,我们都是在温度适宜的室内 WiFi 环境下进行的,如果我们把测试环境放到室外,然后使用 5G 网络的话,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适才入夏,目前广州的气候算是较宜人的 25-30°C。

难得有这么个天高气爽的时候,确实适合在户外整点喝的,斜躺在店家摆在外面的椅子上,懒洋洋地打一会儿手机游戏,岂不美哉。

在室温 25 ℃户外,80% 屏幕亮度,5G 数据网络的情况下,运行 30 分钟《崩坏:星穹轨道》,最终平均帧数为 53 帧,整机温度会比室内略高一些,屏幕亮度会下降,后半段帧率出现反复波动,但是至少没有出现网络断流的现象。

(图源:雷科技)

哎,个人还是不建议大家在这种情况下游玩负担较大的热门游戏。

诶哟,高强度的性能测试完了,终于可以进入比较轻松的环节了。

不过这台手机的外观其实非常好讲,因为它算是用上了全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基本上就是 iQOO 13 的青春版。

除了模组大小和 LOGO 位置调整,其余几乎没什么变化。

但分辨它和大哥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因为 iQOO Z10 Turbo Pro 模组外圈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灯条,不过是设计相似的环形装饰罢了,只要背面灯光亮起,任谁都能分出谁是那台 " 旗舰 "。

而且我们手上这台 iQOO Z10 Turbo Pro 是全新的 " 燃 " 配色,作为 iQOO 的标志性外观色之一,通过全新镀膜工艺附上特殊的火焰纹理,把它握在手里,如同将能量与荣光攥于手中,给人展现出一种速度的魅力。

不得不说,这个简洁的外观设计确实挺漂亮,下放到中端机也是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

正面和现在市面上大多数中端机区别也不大,采用了一块 1.5K 144Hz 高刷直屏。

这块屏幕依然是华星 C8 基材打底,例如 3840Hz 超高频 PWM 调光和全程类 DC 模式调光都有,就是这个下巴确实要比另外三边宽了一点,放在这些追求 " 视觉等窄 " 的产品里显得有些突兀。

指纹肯定也是短焦,而且这个位置可能是我近两年来看过最低的。

不过,这也就是台两千块的手机,就这还要啥自行车?

而且在实测 209g 重量,8.12mm 超薄机身里,iQOO 居然还塞进了一块 7000mAh 电池,属于是蓝厂堆叠工艺的出色展现了。

小雷简单测了一下,在 B 站播放了整整四小时 HDR 视频,只掉了 23% 的电量。

这么看来,别说妥妥用一天了,只要你不是那种重度游戏党,iQOO Z10 Turbo Pro 用个一天半问题应该不大。

顺便测了一下充电, 这款产品最高支持 120W 有线快充,实测峰值功率为 100W,大部分时间维持在 50W 左右进行补能,从 1% 到充满花了 50 分钟,尽管是目前长续航手机里难得的高功率快充,补能体验相较于同定位产品并没有显著提升,算是比较微妙了。

至于快充兼容性,实测和 iQOO 13 是一个水平的。

不得不说,今年的手机续航真是一个比一个好,有续航焦虑或者经常忘充电的差友,今年选手机应该挺开心的。

最后再来聊聊相机,不过这个价位的相机嘛 ... 大家懂的都懂。

主摄还是熟悉的 LYT-600 传感器,搭配上 8MP 凑数超广角镜头,实际拍摄的样张看起来效果也不算差。

不过仅限白天,夜景的话还是不要为难这个价位的手机了。

最后,还是照例总结一下优缺点。

优点:

1、骁龙 8s Gen4,性能再度提升;

2、7000mAh 电池,续航能力升级;

不足:

1、超乎想象的 " 超 . 短焦指纹 ";

2、影像模组依然凑数。

价格如下:

12GB+256GB 版 1999 元,国补价 1699.15 元

16GB+256GB 版 2199 元,国补价 1869.15 元

12GB+512GB 版 2399 元,国补价 2039.15 元

16GB+512GB 版 2599 元,国补价 2209.15 元

看到这里,iQOO Z10 Turbo Pro 给我的感觉就是,它想成为一台要啥有啥,但是和友商相比,又多了一块 7000mAh 大电池和长续航作为扎实底层保障的手机。

对比前代产品,你能获得的就是性能更极限的骁龙 8s Gen4,提升到 7000mAh 容量的超大电池,以及材质不变,但是更有质感的产品设计,其他配置和前代产品是完全一致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保证了长续航的基础上,这部手机并不是一块板砖,它的重量和厚度跟普通手机没什么区别,甚至可能还要更轻更薄一些,在这个续航焦虑非常普遍的年代,这样的产品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然了,具体怎么选,还要看个人使用需求,大电池只是一些人的需求之一,也有人希望相同价位但是拍照却更好之类的。

总之,如果你不是很在乎影像能力、机身质感,只希望买一台系统流畅、性能给力、足够轻薄,然后各方面周边也都 OK 的产品,那么小雷认为 iQOO Z10 Turbo Pro 会是一个相对均衡而且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