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人劝大家考虑小米17, 而不是Pro版? 五点原因望周知

当其他手机厂商都还没有发布新机的时候,小米17系列已经发布并且开售,货量破100W,第三方机构预计sell out激活量已70W+,同比强于前几代,全系线下销量是线上的2-3倍

不过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面对三款一起到来的新机,选择上还是会非常纠结,甚至有许多用户不知道该如何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咨询了一些内行人,然后给出了一些答案,可以说建议去考虑标准版更多一些,其余版本则是更少一些。

为此笔者给大家整理了五点原因,接下来让我们长话短说,一起来和大家聊一聊这其中的理由吧。

第一点:新机整体配置很均衡

在小米17系列的三款机型中,标准版承担着降低高端体验门槛的角色,但内行人称它的价格最为亲民,却未在核心配置上妥协。

比如核心配置上均搭载骁龙8 Elite Gen5处理器,并且支持LPDDR5X和USF4.0的组合,以及配备120Hz刷新率、超声波指纹解锁。

续航方面也不弱,内置7000mAh左右的大电池容量,支持100W有线快充+50W无线快充,且影像方面还会配备徕卡影像。

至于操作系统方面则是内置澎湃OS3版本,多场景使用体验上还是很不错的,因此整体很难找到什么短板。

第二点:价格更具有竞争力

价格方面小米17的起售价为4499元,直接把旗舰体验拉到新高度,与iPhone17系列的5999元起售价相比,小米17不仅性能不输,且在快充、屏幕、散热及影像灵活性上全面占优。

与同系列的Pro版本相比,标准版以低500元的价格提供了近乎相同的核心体验,Pro版本起步价为4999元,而这500元的差价主要体现在副屏和一些影像细节上。

从性价比角度考量,标准版无疑是整个系列中价值最高的选择,内行人称其精准把握了“足够好用”与“价格合理”之间的平衡点。

并且避免了为那些日常使用频率不高的功能买单,这也是消费者选择新机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关键要素之一。

第三点:要么标准,要么Pro Max

说实在的,小米17系列中,Pro版本的定位还是稍微有一些尴尬,一方面是标准版的部分配置规格和其差不多。

另一方面则是Pro Max更像是真正的完善版本,无论是硬件配置还是续航能力,又或者是影像能力,都非常强。

以续航能力为主,在191克的轻薄机身中,小米17搭载7000mAh电池,这一配置甚至超过了Pro版本的6300mAh。

相比之下,Pro版本虽然支持100W快充,但电池容量较小,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更频繁地充电,然而Pro Max则没有这些方面的困扰,况且影像能力还更强,因此内行人称要么选小,要么选大。

第四点:副屏是争议点

需要注意,小米17 Pro版本加入的副屏设计,是该系列最大的争议点之一,从实际体验来看,这块“妙享背屏”确实带来了一些新功能。

比如用后置徕卡主摄自拍时,副屏可以实时预览,清晰度远超前置摄像头,配合游戏手机壳,它还能变成一台复古掌机,增加了不少趣味性。

然而这些功能的实际使用频率并不高,而且副屏的存在增加了工艺复杂度和成本,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电池容量。

对于追求实用主义的用户来说,这些附加价值未必值得额外付费,因此这也是内行人主要劝诫的原因之一。

第五点:内行人的选择建议

经过内行人全方位对比,小米17标准版特别适合以下用户群体,追求实用性与续航的用户拥有轻薄手感和7000mAh电池,标准版是该系列中续航表现最出色的选择。

而预算有限的性能党,以4499元的价格获得与Pro版相同的核心性能,标准版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对于喜欢直屏、轻薄手感的用户6.3英寸直屏配合191g的重量,在保证视觉体验的同时提供了极佳的握持感。

如果你认为副屏是可有可无的功能,标准版帮你省下了不必要的开支,但相反,也可以去考虑Pro版本,毕竟每位用户的使用需求都不一样。

综上五点原因,以及结合市场反馈来看,Pro Max版本卖得最好,在系列中销量占比超过50%,但销售热度并不完全等同于产品价值,对普通用户而言,小米17标准版以4499元的价格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均衡体验。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表达的吗?一起来说说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