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台媒:岛内多位学者批4100亿新台币的“特别条例”浑水摸鱼,“决策官员该打30大板”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中时新闻网4月27日报道,为应对美国关税冲击,台行政机构24日通过规模约4100亿元(新台币,下同)的“因应国际情势强化经济社会及土地安全韧性特别条例”草案(简称“特别条例”),但因其中夹杂对岛内安全防务、台电亏损拨补等项目,被岛内舆论质疑“偷渡预算”“逃避监督”。多位岛内学者批评“特别条例”已违反特别预算编列原则,实则是台行政机构想要浑水摸鱼之举,“决策的官员应该要抓出来打30大板”。

中时新闻网援引台湾政治大学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观点称,台行政机构此前通过的4100亿元“特别条例”,表面是应对关税,但实际上包含很多与关税无关的项目,例如其中拨补台电的1000亿元。如果民进党当局常以这样的方式处理预算,就等于自毁招牌,未来说的话就很难让人信任。殷乃平称,岛内自营事业出现亏损,处理上有一定的法律程序,不能用拨补的方式去掩饰台电的亏损,等于是欺骗整个岛内社会。

殷乃平还称,赖清德当局与“在野党”的关系很紧张,自身也很清楚要在台立法机构取得共识非常困难,这才会用“特别条例”的方式,把不相干的预算加入。殷乃平批评称,这已经不是缺乏财政纪律,而是没有基本认知,才会想要浑水摸鱼,决策的官员应该要抓出来打30大板。

据报道,台北商业大学财税系教授黄耀辉称,4100亿元的“特别条例”中,只有930亿元与关税有直接关系,这违反“特别条例”应针对重大军事、经济影响的原则。黄耀辉认为,不能拿岛内民众的钱去填补民进党的错误政策。

报道称,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长吴大任也表明,面对美国特朗普政府挑起的新一轮关税战,这笔预算对台湾地区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4100亿元应花在对岛内产业救急的刀口上。

据台媒此前报道,台行政部门24日通过4100亿元的“特别条例”,将送台立法机构审议。台湾民众党立法机构党团总召集人黄国昌、副总召集人张启楷等人同日下午召开记者会,批评民进党“搞‘偷渡’真摆烂”。民众党籍民意代表对此称,该“特别条例”在扶助产业与劳工方面仅占22.7%,挂羊头卖狗肉,只是把之前立法机构删掉的预算补回来,借尸还魂、了无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