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重庆高新民警苟正礼:扎根基层用脚步丈量平安路

来源:环球网

重庆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白市驿派出所社区民警苟正礼今年59岁,自2003年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从年轻时抓捕侦查“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到进社区“春风化雨、细致入微”,他这一干就是22年。

苟正礼正在开展反诈宣传

深耕社区警务“责任田” 他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苟正礼曾是一名军人,退伍后毅然决然选择加入警队,并主动申请到基层一线工作。他说,从橄榄绿到藏青蓝,变的是颜色,不变的是初心。

由于工作需要,苟正礼先后经历过案侦、治安、内勤、社区等多个岗位的历练。但在他看来,让他最自豪的还是成为一名社区民警。他每次开展社区工作都会带上两个必不可少的“宝贝”: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开展“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等工作,一边记录社情民意。谁家孩子不听话、谁家两兄弟最近不和睦、谁家比较困难……事无巨细他都记在上面。

就这样,他与村民们慢慢熟络起来,慢慢地成了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苟警官”。他凭借着一双铁脚板,走遍管辖区域的每一个角落,10000余人、30余家企业单位、20余家花卉种植区、10余家农家乐、1个旅游景区……社区基本情况烂熟于心,用苟正礼自己的话说:“已经做到了‘张口就来’。”

释法说理 他是扎根基层的“和事佬”

“苟警官,早就听村里人说你公正地道,这次还得你来评评理……”前不久,村民刘某因修缮自家围墙时与邻居张某发生地界纠纷,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刘某几次准备施工都被张某阻止,两家人的矛盾一触即发,村委会多次协调未果。

为避免矛盾升级,苟正礼主动充当“和事佬”,他多次上门从法律层面、邻里关系以及人情世故等方面入手,通过“唠家常”的方式进行劝导,耐心引导双方积极协商解决。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两家的“积怨”也得以圆满化解。

群众事,无小事。苟正礼的工作笔记本上记录了密密麻麻的关于群众的“烦心事”“心头事”“要紧事”,他用心、用情、用力化解这一桩又一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矛盾纠纷上千余起,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辖区群众的认可。

聚焦宣传防范 他是奔走基层的“法治教官”

反诈一直都是社区工作的重要部分,苟正礼成立了一支由民辅警、村社干部、热心村民组成的“反诈先锋队”,每个月结合警民恳谈会、院坝会等活动,深入农村开展反诈宣传活动、上门进行预警劝阻,帮助群众捂紧“钱袋子”,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同时,坚持“主动防范 宣传引导”的工作理念,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广泛开展以防火、防盗、防毒、防矛盾纠纷、防交通事故为主题的普法活动,全力推动法治宣传向基层群众延伸,并通过联防联治群、警民微信群等渠道积极推送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发布关于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文章和短视频,增强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

传道授业解惑 他是警营里的“传帮带”

同事都称苟正礼是警营里的“宝藏”民警,22年来,他就像一本行走在辖区的“百科全书”,辖区里的大小事情,他都装在心里。在乡间农田里,经常能看到他带着新警一边采集维护“一标三实”基础信息,一边开展普法宣传;一边与群众唠嗑,一边倾听社情民意。

在调解室里,初出茅庐的新警面对双方当事人的“口水大战”显得束手无策,苟正礼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累积的关于调解矛盾纠纷的方法、技巧倾囊相授,带着新警化解矛盾纠纷,便于他们从实战中快速成长。在办公室里,苟正礼,手把手传授各种业务知识,从如何与居民沟通,到处理繁杂的社区事务,事无巨细。

在“传帮带”背后,体现的是苟正礼薪火相传的初心和使命,他用身体力行传授自己的“看家本领”,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他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对使命的忠诚担当。

还有不到2年时间,苟正礼即将光荣退休,可他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岗位上,深耕社区警务“责任田”,用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坚定的责任担当,守护一方平安,为他挚爱的公安事业继续奉献着光和热。(文/图 高新区公安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