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显示拟更换OLED面板金属箔材料, 以降低成本
大型OLED的金属箔材料从殷钢更换为不锈钢。
据报道,LG显示计划将显示器中使用的大型OLED的金属箔材料从殷钢(一种特殊的铁镍合金)更换为不锈钢 (SUS),此举旨在降低制造成本。
韩国业内人士表示,LG显示自去年以来,已将SUS(不锈钢)替代殷钢作为部分OLED电视型号的金属密封材料,并补充道,计划未来将SUS的使用范围扩大到OLED显示器。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LG显示正在部分大型OLED型号中使用具有制造成本优势的SUS。
封装材料是一种保护OLED免受湿气和氧气影响的薄膜。LG显示的大型OLED采用底部发光设计,光线朝玻璃基板方向发射。因此,封装材料的另一侧需覆盖金属盖板。这样一来,光线无需穿过金属封装材料。相反,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中使用的中小型OLED采用顶部发光设计,光线朝玻璃基板(或聚酰亚胺基板)的反方向发射。因此,它们采用透明薄膜形式的薄膜封装材料 (TFE),而非金属。这种薄膜有利于光线的透射。
LG显示自2013年首次量产大尺寸OLED以来,一直使用殷钢作为金属封装材料。这是因为殷钢的热膨胀系数 (CTE) 与玻璃基板的热膨胀系数 (CTE) 相差无几。在使 OLED时,玻璃基板和金属封装之间的 CTE 差异过大可能会导致产品翘曲。
当时,SUS(不锈钢)在产品开发阶段也曾被考虑用作金属封装材料,但据报道,由于SUS与玻璃基板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最终并未采用。当时单片55英寸OLED所需的殷钢成本约为15%左右,比同等面积的SUS高出几美元。 因此,LG显示采用SUS作为大型OLED的金属封装材料,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此举有望解决SUS的相关问题,例如其热膨胀系数,这些问题此前导致SUS不适合用作大型OLED的金属封装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LG显示正在采取多种方式来进一步努力降低大尺寸OLED的制造成本。今年7月,有消息称,LG显示计划从明年开始将其电视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中使用的显示驱动器IC(DDI)数量减半,以降低制造成本。
据业内人士透露,LG显示已决定在其电视用OLED DDI中采用双倍速率驱动(DRD)方法。DRD技术能够使源驱动器IC的信号传输容量翻倍,从而减少所需IC的数量。具体而言,65英寸和75英寸以上OLED电视面板所需的DDI数量将从16个减少到8个。
DRD方法自2000年代以来已在液晶显示器(LCD)中应用,但尚未应用于电视的OLED面板。LG显示目前没有计划将DRD方法应用于其显示器OLED面板,因为显示器OLED面板的像素更小,帧速率更快。
此次引入DRD技术的目的是降低OLED电视的制造成本。OLED电视普及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价格高昂。此外,LG显示在中国广州的OLED工厂本月将逐步结束折旧,该工厂以8.5代玻璃基板为基础,月产能为9万片。折旧完成后,制造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广州工厂的大尺寸OLED产量将超过已完成折旧的韩国坡州工厂。
据零部件行业预计,LG显示今年大型OLED出货量将达到650万至660万台,其中电视580万台,显示器70万至80万台,较去年增加80万至90万台。LG显示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今年大型OLED出货量将在600万台左右。LG显示总裁郑哲东在3月份的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将通过强化客户结构和成本创新,扩大大尺寸OLED业务的销售,并实现盈余。
值得一提的是,LG显示在广州的OLED工厂折旧完成后,将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该工厂的产能和折旧进度将对LG显示未来的市场表现产生积极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OLED电视的市场普及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想要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