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伟大的反战争电影之一,多次翻拍依旧震撼人心——《西线无战事》
影片中,鼓动学生们参战的教授
在一所大学教室内,一名教授正在以充满激情和诱导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们赶快投笔从戎,走上战场以报效国家。男生们在教授的鼓动下,很快陷入对取得军功后荣耀的憧憬之中,并且几乎是全体立即决定报名参军。学生班恩原本对参军并不太感兴趣,但在以保罗为首的同学们劝导下,也同意一起去报名。
保罗从战场返回家乡期间,其在母校将前线的厌战情绪告诉了学生们
看着被自己刺伤而即将死亡的法军士兵,保罗已感到极度厌战
影片最后,不断浮现出在行进队列里的保罗和他的同学们,背景则是一片布满十字架的大地。
影片中有关武器装备的几个细节
作为一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影片,《西线无战事》力图真实再现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装备。从总体上来看,影片中出现的武器(主要是各类枪械)是符合实际的。例如德军使用的P08手枪、毛瑟M98步枪及MG08重机枪等。这些枪械都广为人知,在此不再做介绍,而法军使用的枪械值得一提。
德军后撤时拆解MG08重机枪,以便携行
影片中出现的法军步枪是贝蒂埃M1907/15步枪,而并非大名鼎鼎的勒贝尔M1886步枪。勒贝尔M1886步枪是世界上第一支使用无烟发射火药的步枪,也正是因为无烟发射药能够提供比黑火药大得多能量的原因,勒贝尔M1886步枪口径才得以减小到8mm。因为这一领先时代的优势,一名叛逃到德国的法军士兵对其携带的勒贝尔M1886式步枪开价达到20000马克,这个价格在当时可以购买400支毛瑟M1871式步枪。德国通过测试,很快发现无烟火药所具备的巨大优势,因此迅速研制出使用无烟火药的毛瑟M1888步枪和M98步枪,后者成为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制式步枪。与此同时,法国也开始在勒贝尔步枪基础上改进设计,这就是贝蒂埃步枪诞生的初衷。
最初,贝蒂埃步枪是为法国骑兵研制的一种带有3发盒式弹仓的卡宾枪,使用3发桥夹装填枪弹。通过法国殖民地军队的使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数月的实战检验,法国军方认识到贝蒂埃步枪要比勒贝尔步枪优秀得多,因此决定使用贝蒂埃步枪替换勒贝尔步枪。此时,贝蒂埃步枪已经改进为M1907/15,于1915年2月开始大规模生产并装备部队。后来,该枪又改进成M1916步枪,改用5发弹仓供弹。不过,由于勒贝尔步枪数量非常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仍然与贝蒂埃步枪一起装备法军。
影片中,在德军抵挡法军的进攻、夺回己方失去的第一道堑壕、进而向法军阵地发动攻击时,遭到了法军重机枪火力的拦阻,很多德国士兵都葬身枪下。这时,老兵凯特钦斯基利用接近法军阵地的一个弹坑向法军重机枪投掷了一枚手榴弹,将重机枪炸毁,为部队攻占法军堑壕扫清了障碍。
法军攻占了德军的堑壕
法军狙击手使用的毛瑟M1896运动步枪,注意该枪扳机护圈内的双扳机设计
影片最后,在保罗想要触摸战壕外的蝴蝶时,一名法国狙击手发现并击中了他。这个镜头中法军狙击手使用的是一支德国造精确步枪——该枪是德国毛瑟公司在M98制式军用步枪基础上研制的民用狩猎步枪,称为M1896运动步枪。该枪最大特点是采用所谓的“双扳机”结构,即扳机护圈内设有2个扳机,主要用途是减小射击时的扳机力,以达到更为精确的射击。该枪后面的扳机是待机扳机,扣压之后就可以使击锤处于待发状态,然后只需要很小的力量扣压前面的扳机就可以击发。这样一来,狙击手在击发时扣压扳机的力量就很小,对射击精度的影响减少到了最低。一战爆发后,前线急需大量的狙击步枪,因此德军就征集民用猎枪应急,数量在8000~15000支之间,其中就包括装有光学瞄准镜的毛瑟运动步枪。但这些为民用市场研制的运动步枪并不适合在极度恶劣的战场环境下使用,在可靠性方面暴露出很多问题,后来逐渐被军用精确步枪所取代。影片中法军狙击手使用这种运动步枪,很可能是来自于战场缴获的战利品。(待续)
(原文发表于《轻兵器》2015年第5期上半月刊)
重要通知!
帆布包已经上架,全新图案全新的尺寸等你选购!
另有百余件商品待君挑选!绝对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