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舞动敦煌》开机:首部舞蹈微短剧以时空穿越激活千年壁画

4月15日,首部舞蹈微短剧《舞动敦煌》在甘肃敦煌举行开机仪式,该剧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甘肃总站、抖音集团红果短剧、酒泉市委宣传部、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共创,讲述了舞蹈学院学生陈曦与唐代舞姬昭慕云因为莫高窟壁画产生灵魂互换,两人在守护莫高窟画稿的过程中,共同实现自我成长的故事。《舞动敦煌》以敦煌壁画为创作灵感,将壁画中的经典形象和舞姿,转化为灵动优美的动态影像,开创了“舞蹈 短剧”的全新艺术形态。

许文广在致辞中首先向支持微短剧创作的各合作单位致谢,谈及敦煌文化时,他特别分享道:“敦煌之美,常令我震撼,但唯有近距观看莫高窟壁画时,方能真切感知其气息流转——这正是中国艺术讲究的‘身临其境’之妙。”他表示主创团队十分幸运,既能在实地感受“人类敦煌”的时空脉动,更能将这种沉浸式体验转化为表演,通过镜头语言让千年文明与当代观众产生精神共振。

甘肃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张东林

郭永辉在致辞时强调,敦煌舞蹈如同永不停息的发动机,既是凝固在石窟墙壁上的历史文化,又是流动于数字空间的未来语言,形神合一、中西合璧、古今对话,预祝创作者把微短剧《舞动敦煌》制作成为具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为中华民族能立心、立德、立志、立传的文化大餐,让全国人民、全球观众了解敦煌的历史遗迹、文化遗事、精神遗产。

抖音集团副总编辑、媒体合作总经理 郎峰蔚

申申作为承制方代表,在致辞中表达了主创团队的创作初衷和愿景,敦煌舞作为中国古典舞的重要分支,源自敦煌莫高窟壁画中飞天、伎乐天等形象,背后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积淀和故事。希望通过“微短剧 舞蹈”的创意形式,拍摄出一部精品微短剧,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种艺术形式及其背后敦煌文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苗霖

舞蹈美学与视听符号的双重表达

《舞动敦煌》是一部跨越古今、传承文化的奇幻文艺作品。主人公陈曦和昭慕云因舞蹈触发灵魂互换,以舞蹈艺术为叙事载体重构时空对话,巧妙串联起两个时代的女性成长,并通过舞蹈的对话,展现时空碰撞的艺术张力。“敦煌舞”的标志性动作融入剧情转折,成为角色情感外化与时空切换的视觉符号。同时创作团队采用镜像构图等多种视听手法实现古今场景的隐喻对照,唐代沙漠驼队与现代排练厅两条线并行,洞窟壁画光芒与舞台追光的意象呼应,强化“文明传承永续”的主题表达。

创作团队还特邀北京舞蹈学院教授、中国古典舞系敦煌舞教研室主任、国家一级演员史敏作为舞蹈总监,参与这部剧的舞蹈动作设计,确保舞蹈语言的历史真实性与艺术创新性。除此之外,史敏还将本色出演剧中舞蹈老师一角,她在剧组中带领青年演员排练舞蹈,为演员们指导、纠正动作,力求完美精准呈现敦煌舞细节。国家级舞蹈院校的专业支撑,既保障了剧集的艺术水准,也让剧集精准锚定年轻群体审美需求,实现敦煌精神在当代的价值重植。

作为总台的新媒体旗舰平台,央视频积极落实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提出的关于“积极推进精品短剧开发”的指示。2024年以来,央视频依托总台资源,持续深耕历史文化题材微短剧,推动行业从“高流量”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从《东坡先生赶考记》《重回永乐大典》到AI《中国神话》《美猴王》,平台始终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以微短剧为载体,将历史人物、典籍、艺术转化为适应当代传播语境的鲜活故事。央视频不仅拓宽了青年群体接触历史文化的路径,更激发其参与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使命的自觉性,实现社会价值与艺术表达的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