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试图喜欢索尼手机, 但它的过时定位让人无法喜欢

索尼手机将市面上最强大的摄影与视频功能塞进了机身,并且终于承诺提供长期系统更新支持。可惜的是,在这一代Xperia 1 VII身上,且不说在质量方面,部分地区的首批产品深陷“召回”丑闻;在功能方面,其相机画质也并未完全兑现承诺;在其他方面更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它或许能取悦小众用户,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样的表现配上如此高昂的售价,实在太过平庸。

我已经有段时间没接触索尼手机了,所以当看到2025年的旗舰机型Xperia 1 VII推出港版时,便迫不及待想上手试试。和近几代几乎所有Xperia机型一样,它的设计透着一股熟悉感——无论好坏,索尼似乎打定主意要坚守这套硬件方案了。

不过,从纸面上看,这款手机还是有不少亮眼的升级,力求能与安卓阵营的顶级对手一较高下。如今最热门的“AI”概念也被搬进了索尼的相机系统,据称能实现更出色的人脸与眼部追踪、更稳定的视频拍摄,以及自动主体构图功能。此外,它还搭载了一枚尺寸增大2.1倍的超广角镜头,算是硬件上的小幅度提升。

Xperia 1 VII还有一些其他微调,但说到底,人们买索尼手机,首要原因还是冲着它那媲美Alpha相机的影像实力。或许还有3.5mm耳机孔和microSDXC卡支持,如果你还在乎这个的话。

但在聊这些之前,最重磅的消息是:索尼承诺将提供4年系统更新和6年安全更新。虽说这算不上业内最顶尖的更新服务政策,但至少解决了我们对其前几代机型最不满的一点。

那么,这代Xperia终于值得所有人考虑了吗?坦白说,并没有。Xperia 1 VII的吸引力相当小众,这得从它的相机说起……

索尼Xperia的相机体验算得上最佳吗?

Xperia 1 VII港版的256GB起售价高达10199港元(代购价格约人民币8300元;512GB更超过了9000元),部分批次因电路板故障已经召回,而且在索尼已经两代未再在大陆上市了。

按理说,它的相机表现理应能与市面上顶级的拍照手机一决高下。至少从硬件参数来看,它仍具备竞争力。后置三摄组合包括:5200万像素主摄(1/1.35英寸传感器,有效输出4800万像素)、5000万像素超广角(1/1.56英寸传感器,有效输出4800万像素),以及索尼独创的1200万像素可变潜望式镜头(1/3.5英寸传感器),其焦距和光圈可从85mm焦距、f/2.3光圈延伸至170mm焦距、f/3.5光圈,实现3.5倍至7.1倍的有效光学变焦。

但在这个价位段,它的传感器尺寸实在算不上出众。今年的旗舰拍照手机如小米15 Ultra搭载了1英寸大底主摄和2亿像素、1/1.4英寸传感器的4.3倍潜望式长焦。即便是沿用前年主摄的三星Galaxy S25 Ultra,其5倍长焦镜头的传感器尺寸(1/2.52英寸)也比Xperia 1 VII更大,不过它的超广角镜头稍逊一筹。

基于此,Xperia 1 VII拍出来的照片还算好看,但仍有一些妥协。色彩、白平衡和曝光控制大体上没什么问题,不过有时对比度可能会显得偏高,画面偏暗。细节表现自然偏柔和,而且噪点也不少——尤其是在尺寸较小的超广角和长焦传感器上,即便是在明亮的户外光线条件下也是如此。你大概不会想把这些照片放大冲印出来挂在墙上。

至于前置摄像头,没太多好说的,低光环境下表现很差,而且视野对我来说也太广了。

通常来说,我并不认为手机摄影传感器“越大就一定越好”,因为巧妙的图像处理和计算摄影技术往往能弥补硬件的差距。平心而论,索尼确实慢慢解决了Xperia相机的不少问题:HDR表现如今相当稳定,前置摄像头的色彩还原也与后置差距不大。但背景虚化的边缘检测依然很成问题,夜景拍摄相比手机本身的长曝光模式也没什么优势——顶多只是亮了一点点。不过好在,它的成像没有过度曝光,毕竟索尼一向喜欢尽可能保留传统的图像处理风格。

潜望式长焦镜头最能体现我对Xperia相机系统的复杂情感。它是我最想用的镜头,但始终没能完全兑现潜力,主要原因还是传感器太小。按理说,85mm到170mm的焦距搭配f/2.3-f/3.5的光圈,本应能拍出自然柔美的人像虚化效果,但实际并非如此。1/3.5英寸的传感器难以实现明显的背景分离,只能依赖效果一般的软件虚化来增加层次感。而且在较远的拍摄距离下,这套配置的细节捕捉能力也不够强。

色彩和曝光表现出色,但其他常规功能令人失望

虽然全分辨率照片看起来还行,但100%放大后会发现,其细节表现远不如其他旗舰。这算不上缺陷,但对于一款标榜顶级水准的手机来说,显然不够格。

小米15 Ultra的长焦照片或许显得AI增强过度——有点假,但索尼在常见拍摄距离、明亮光线条件下的模糊细节,无疑更糟糕。就好像连基本的插值处理都没做好,这实在差得离谱。

不过,索尼的相机系统就没有我喜欢的地方吗?当然有。它的色彩模式很有趣。“自然”模式在我看来效果很棒,“胶片”模式则带着一种可爱的怀旧感。但话说回来,提供这类功能的并非只有索尼,而且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五种模式有点太少了。即便如此,这些模式能让你拍出有特色的照片,无需后期编辑。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索尼的相机应用终于变得好用了。标准功能和专业功能都整合在一起,只需轻轻一滑就能切换。你可以快速调用适合朋友圈、小红书的滤镜,也能手动调整快门速度等参数,轻松兼顾傻瓜式拍摄和专业操作。这绝对是我今年用过的最好用的相机应用之一。

至于视频拍摄,它在日常功能和专业功能之间也实现了不错的平衡,提供了对焦、HDR、防抖级别、对焦峰值、微距优先、帧率等多种控制选项。说到追踪功能,新的AI摄影防抖功能效果相当不错,通过智能传感器裁剪和AI算法追踪主体,能让快速移动的被摄物始终保持在画面中。

我算不上什么视频高手,但这个功能帮我稳稳捕捉到了几个好动的小孩。不过,在拍摄非人类主体时,它的表现就没那么好了。

视频拍摄才是Xperia真正的强项

但仍有一些令人恼火的老问题。比如,为什么在专业视频模式下不能切换镜头?为什么AI摄影防抖功能要和常规防抖选项分开,导致无法与专业功能搭配使用?或许是因为它只支持FHD 30fps帧率,要是塞进专业防抖选项里可能会更混乱,但这也凸显了索尼“堆砌功能”的做法有时仍显得杂乱。

总而言之,Xperia 1 VII的相机系统虽好,却远非完美。我拍的很多照片都很棒,出色的追踪功能让对焦和构图变得轻松,视频拍摄套件也比大多数手机丰富得多。但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我感觉遇到的很多问题,和上一款我试过的旗舰机型Xperia1 V如出一辙。对于一款以相机为主要卖点的手机来说,这可是个大问题。

索尼手机的其他方面表现如何?

至少Xperia的核心系统体验依然可靠。UI界面流畅顺滑,有一些简单的自定义主题,还有像侧边感应这样的小功能,不至于太过简陋。如果你热衷于多媒体功能(买Xperia的话,想必你会在乎这个),或许能从索尼的游戏增强器、音乐专业版和视频创作者工具中获得一些乐趣。我觉得这些功能对大多数人来说有点小众,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不过,在一些日常使用场景中,这款手机的表现让我有些顾虑。充电速度、应用运行流畅度,以及续航能力,对于万元级别的手机来说都相当平庸。够用,但毫无突破性。

它的峰值充电功率仅为27.6W,平均约18W,充电速度慢得让人着急,充满电需要77分钟。而且也不支持快速补电——充电10分钟仅能恢复21%的电量,而售价仅有一半的一加13在同样时间内可以充到44%。如果你经常需要快速回血,Xperia会让你大失所望。

值得庆幸的是,索尼宣称其续航可达两天。虽然在极轻度使用下确实能撑到第二天,但在电池基准测试中,它的表现并不突出。5000mAh的电池容量与S25 Ultra相当,而且索尼的功耗控制也比较保守,但在关键的内容拍摄、网页浏览和视频播放续航上,还是略逊于竞品。

说到性能,高通骁龙8至尊版应对日常任务毫无压力,这在意料之中。但在游戏方面,Xperia 1 VII却没能展现出哪怕一点点索尼在PlayStation上的实力。在压力测试中,这款手机比竞品更容易发热,导致降频和性能下降更快。这对于轻度游戏来说不算问题,但意味着在较热的环境下长时间玩游戏——尤其是运行高要求游戏或模拟器时,帧率可能会下降。它能流畅运行最新的游戏,但算不上真正的游戏手机,尽管它配备了流媒体、帧率优化和分析overlay等工具。

基础的AI功能、缓慢的充电速度、高负载下的发热问题,让Xperia很难在这些方面占据优势。

综合来看,它的充电速度比绝大多数国产旗舰慢,压力测试表现不如也不如三星,电池续航在同尺寸手机中也只能算常规水平。在这些智能手机的关键指标上,Xperia 1 VII实在难以成为超越竞品之选。我对手机AI功能不算感冒,但Xperia 1 VII连那些花哨的图片编辑或文档摘要功能都没有。它只提供基于云的照片“魔法消除”功能,仅此而已。

结论:即便是在粉丝中,也只是小众之选

Xperia系列的老问题在于,它似乎还活在十年前。没错,索尼确实投入资源开发了流媒体和视频创作工具,希望吸引新用户,但这些功能很容易被第三方应用替代。执着于耳机孔这类粉丝喜爱的功能、采用精简版安卓系统,以及认为计算摄影无关紧要的理念,都注定它只能迎合越来越小众的群体。说到底,当人们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配置更好的手机时,很少有人会愿意花这么多钱买它——尤其是考虑到部分首发机型还出现了主板问题。

但这并非说它是一款烂手机。Xperia 1 VII做工精良,外观漂亮。IP65/IP68防水防尘等级相当可靠,显示屏虽然不再是4K,但依然出色,音频表现也一如既往地令人满意。我不反感侧边指纹识别,专门的快门键是个有趣的设计,索尼粉丝们也会为保留耳机孔和microSD卡槽而坚守。这两周用下来,它给我的感觉是熟悉且舒适。

但是,Xperia 1 VII总体是一款平平无奇的手机,却标着惊人的价格。我也想不出还有谁会花这笔钱。即便是最较真的移动摄影爱好者,也不必花这么多钱就能拍出更好的照片;而且在高清音乐播放或HDR视频回放方面,其他手机也能提供不错的体验。

说实话,我挺失望的。多年来,我一直希望能爱上Xperia系列,但每次体验都以失望告终。如果索尼定价七千以内,我或许还能宽容些,但近万元的价格,配上这样的表现,实在太离谱了。

虽然这个系列也还没消亡,但今年的Xperia 1 VII已经被外包生产。或许今后,索尼再也无法带来更令人兴奋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