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万物智联 中国电信物联网能力再升级
(记者叶菁)作为运营商相对“传统”的业务,物联网成为运营商的一个重要基座,体现运营商基本的连接能力和对更广泛政企、家庭、个人客户服务的重要触点,通过物联网规模增长这个重要入口,撬动所有信息服务向各类用户落地。随着2025年运营商半年报陆续发布,中国电信物联网业务成绩斐然,成为通信行业焦点。数据显示,中国电信总连接数约为14.48亿,物联网连接近6.88亿,净增6000万,物联网连接净增数占总连接净增份额85.8%。当数字时代进入数智时代,AI+万物智联之后,中国电信正让越来越多的新场景、新应用、新实践落地生花。
重塑AI+智能网联底座
AI时代,网络架构和运营模式正在重塑。所有面向未来想象的背后,都必须有一个坚实的智联底座。中国电信精准把握这一趋势,以“全球物联网、工业物联网、融合物联网”三张网建设作为核心战略,全面且深入地构建智能网联底座。
在全球物联网服务范畴,中国电信精心打造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该平台凭借首创的运营商首个国内国际一站式一卡多网随选技术,实现了国内国际一站式连接管理服务的无缝对接,并且能够顺畅支持接入OrangeDCP、OrangeMalima、floLIVE等多个海外平台。截至目前,中国电信物联网全连接管理平台已成功服务客户超3.7万家,承载用户数量突破6亿户,业务触角延伸至全球超100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智能网联的发展贡献了强大的电信力量。
与此同时,中国电信持续深化5G-A网络能力升级,全力推动RedCap基站覆盖范围的持续扩大,目前已成功建成60万站。RedCap技术作为5G与物联网融合的关键创新,以其在中速率物联网连接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各类物联网设备提供了更为稳定、高效的网络支撑。无论是智能家居设备间的实时数据交互,还是工业生产线上传感器的精准数据采集,RedCap基站都能确保数据传输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有力保障了物联网连接规模的持续稳健增长,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电信在总连接净增中的核心贡献地位,为AI+万物智联的广泛应用筑牢了坚实的网络根基。
拓展多元场景,释放智联价值
连接是基础,价值释放才是目的。中国电信以“AI+”为利刃,在ToB与ToC两大战场开辟价值蓝海。
在ToB领域,中国电信敏锐洞察能源、水利、农业、工业等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智能化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积极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行业大模型的建设。通过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汇聚海量行业数据,并运用先进的AI算法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打造出贴合各行业实际业务场景的“AI+DICT”服务体系。
以能源行业为例,中国电信与某大型能源企业携手,基于对能源生产、传输、存储等全流程数据的深度分析,构建能源行业大模型。该模型能够实时监测能源设备的运行状态,精准预测设备故障风险,提前制定维护计划,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在ToC领域,中国电信紧跟消费市场智能化升级趋势,全力推动全量产品和服务的AI化嵌入。充分借鉴在“AI化产品”客户拓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将AI技术深度融入智能家居、个人穿戴等物联网终端及相关服务之中。在智能家居场景下,用户通过智能语音助手即可轻松实现对家中灯光、空调、窗帘等设备的远程控制与场景化设置。例如,用户在下班途中即可通过手机语音指令,提前开启家中空调调节室温,到家时便能享受舒适环境。
升级AIoT平台核心能力,驱动智能化跃迁
如果说网络是万物智联的骨骼与血脉,场景是四肢与感官,那么“天翼AIoT平台”便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中枢神经”与“智慧大脑”。中国电信深刻认识到持续创新与升级平台能力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力深化AI大模型能力在平台中的嵌入与应用,致力于全方位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与服务能力。
目前,天翼AIoT平台已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实现了十亿级规模、秒级感知和控制能力。这意味着平台能够在瞬间处理海量的物联网设备数据,精准感知设备状态变化,并迅速做出相应控制指令,确保整个物联网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例如,在智慧城市管理中,平台可实时收集分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交通摄像头、环境监测传感器、路灯等设备的数据,快速分析交通流量、空气质量、照明需求等信息,并及时调整交通信号灯时长、启动环境治理措施、智能控制路灯亮度,为城市的高效有序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当数亿终端经由AI注入灵魂,当千行百业在智联中重塑肌理,中国电信的物联网版图已不仅是通信业的增长极,更成为中国数字经济迈向高阶竞争的坚实基座。万物智联的时代列车正加速驶来,而中国电信,正努力成为掌握核心引擎的领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