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对话尤肖虎院士:当前的大模型实时能力太差了,未来要和6G融合应达到毫秒级

中国科学院院士尤肖虎接受媒体采访 图源:搜狐科技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周锦童

编辑 | 杨锦

近日,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业界人士齐聚现场,分享了他们对于6G技术发展的看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尤肖虎在会上指出,面向6G的无线网络架构正加速从“以基站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他提出的无蜂窝空时二维编码这一新架构和新基础理论,将支撑实现未来网络去中心化、多点协作的发展趋势。

他强调,从体系结构和基础理论层面突破传统通信范式,会为未来泛在智能连接奠定坚实基础。

在媒体对话环节,尤肖虎还分享了他对于6G发展前景的一些看法。

“6G是一个势能技术,未来只有把算力和连接融为一体,做成融合性的社会基础设施,才能支撑各行各业的转型发展,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尤肖虎对搜狐科技等媒体如是说。

在尤肖虎看来,6G会赋能千行百业,它的能力会比现有的5G提升一个甚至两个量级,它能够实现通感融合、通信和智能融合,以及泛在的融合,包括地面网络和非地面网络的融合。而这些技术到2030年左右就会逐渐投入商用,会再一次改变人类生活以及工作方式。

此外,他表示,随着移动重心向极致发展,传统理论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所以中国应该率先从基础理论和最基础的技术上进行探索,紫金山实验室就围绕着6G的六大应用场景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

尤肖虎还提出了一个新型的构架——DOICT超融合。他指出,过去的通信是通信,计算机是计算机,而5G时代实现了ICT融合,是通信和计算机的融合。未来6G时代,将会把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和工业现场网络技术这些OT技术融为一体,形成DOICT的融合。